[實用新型]單面邊墻滑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01607.5 | 申請日: | 2012-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274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鄧孝洪;高興月;雷興國;李有福;王慶來;黃崗;曾理;偰光恒;史志峰;陳芝煥;張玉彬;楊立峰;張發斌;梁志昆;陸永昆;李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1/22 | 分類號: | E04G11/22;E04G11/24 |
| 代理公司: | 昆明慧翔專利事務所 53112 | 代理人: | 周一康 |
| 地址: | 650041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面 邊墻滑模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電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大型水電工程地下混凝土澆筑的施工設備。
二、背景技術
大型水電工程地下閘墩閘室單面邊墻混凝土澆筑在國內過去采用傳統的小模板方式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工序較為復雜,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工期較長。結合溪洛渡工程而言,單面高邊墻的尺寸約為,長:84m,高:57m。傳統小模板的尺寸一般為:長:1.5m,寬:0.3m,一般以長方形為主,由于制造和安裝時均會產生不可避免的誤差,所以澆筑出的邊墻質量也不高。就澆筑過程而言,由于傳統小模板尺寸的限制,在澆筑過程中,如果采用一次澆筑的方式完成澆筑,則需要大量的小模板,從材料角度考慮,會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費,而且安裝費時、費力;采用部分小模板分層澆筑的方式完成澆筑,需要反復拆裝小模板,同樣有復雜的工序,費時費力。需要對施工設備進行改進。
三、發明內容
1、發明目的:克服現有的小模板方式所帶來的反復拆裝復雜工序,施工成本高,工期較長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操作方便、施工成本低、澆筑質量良好的適合大型水電工程地下混凝土澆筑的施工設備。該施工設備能有效的減少施工工序,加快施工進度,降低施工成本,并且施工質量可靠。
2、發明的技術方案:
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設計制造了適合應用于大型水電工程地下混凝土澆筑的單面邊墻滑模及施工方法。單面邊墻滑模由滑模主體、導軌(9)、導輪機構(6),液壓爬升裝置和管架(21)組成,各部分之間螺栓連接,安裝之后形成整體;滑模主體由模板(1)、背楞(4)、提升架(5)、平臺(3)、背部連接(7)組成;液壓爬升裝置由液壓千斤頂(20)、限位調平器(19)、爬桿(15)、液壓泵站組成;其特征是:1、模板(1)由長度1200mm、寬度882.3mm、厚度3mm的鋼板做面板,四周焊接腹板,支撐面板,腹板上開螺栓孔,兩兩之間螺栓連接組成,34塊模板連接組成30m模板組套,模板后面有上、下兩根背楞(4),背楞為槽型,鋼制作成,模板掛在背楞上,背楞與模板和提升架(5)用M16螺栓相連接,固定連接模板和提升架,整套滑模長30m;2、提升架(5),長1324mm,寬927mm,高256mm,由槽鋼、角鋼用M16螺栓連接組成,全套滑模14個提升架,模板、背楞、平臺、背部連接以提升架為中心連成整體,與液壓千斤頂相連,帶動滑模整體上升;3、斜撐(8),長777mm的L63×63×6角鋼24根,與提升架、下背楞用M16螺栓連接,連接固定提升架和下背楞;4、平臺(4),長2230mm,寬1073mm的鋼板臺,四周有欄桿(2),工人的操作平臺,13塊;5、背部連接,為長2230mm,寬770mm的鋼板,與提升架和平臺用M16螺栓連接,對平臺(3)、提升架起到連接固定作用;6、導軌(9),用雙20#槽鋼制作,133段,每段3.2m,焊接側向拉筋,使導軌不左右晃動,通過螺桿與巖壁上錨桿焊接,長螺桿,定位錐、壓板、螺母組成活動連接套件,長螺桿兩端和中間均有螺紋,上下兩端頭法蘭板連接;導軌共7組,間距4.7m,離混凝土370mm設置,導軌錨桿豎向間距0.8m,即定位錐間距0.8m,導軌對滑模有導向作用;7、導輪機構(6),由導輪、支架、軸構成,導輪有上下兩對滾輪,安裝在上、下背楞之間,支架和導軌用軸相連,導輪在導軌內運行,上、下兩組,對滑模有導向作用,混凝土側壓力從模板到背楞,到導輪機構,一系列組件組成抵抗混凝土側壓力的部件;8、爬桿(15),由直徑為48mm的鋼管制作,左、右兩端分別焊有M24的螺桿、M24的螺母,長度3~4.5m,是支持液壓千斤頂的受力和液壓千斤頂的導向裝置;9、限位調平器(19),在爬桿上調節千斤頂的位置;10、液壓千斤頂(20),為QYD-60液壓千斤頂,額定提升重量6t,平行于混凝土墻面布置,靠墻一排間距2.23m,相距0.872m的第二排則隔行布置,30m滑模布置14臺千斤頂;千斤頂及滑模液壓系統分為兩組,活塞與上卡體為第一組,缸體、端蓋、下卡體為第二組,兩組組件交替動作,帶動滑模整體上升;11、管架(21),由鋼管制作,滑模上升后,爬桿暴露在外,要及時連接鋼管以確保爬桿穩定;12、導軌機構與背楞連接時需先調整準確位置,現開連接孔,所有構件連接后,調整模板的傾斜度,傾斜度為0.3%~0.5%,模板下端向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016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