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連接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101236.0 | 申請日: | 2012-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440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小林高太郎;尾田聰也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莫列斯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13/46;H01R4/48;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付永莉;鄭小軍 |
| 地址: | 美國伊***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連接器 | ||
相關(guān)申請的交叉參考
本實用新型要求2012年3月9日在日本專利局提交的,名稱為“連接器”在先提交日本專利申請No.2011-052210的優(yōu)先權(quán)。上述專利申請的全部內(nèi)容包括在此以供參考。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連接器,并且更具體地,涉及用于將電纜固定于外殼的結(jié)構(gòu)。
背景技術(shù)
日本專利申請No.H06-040499中公開了一種這樣的技術(shù),其用于通過金屬裝置卷曲電纜的尖端,并且然后將該金屬裝置固定在外殼內(nèi)。更特別地,首先將電纜的尖端插入金屬裝置的通孔內(nèi),然后,以金屬裝置卷曲該尖端。最后,為了將金屬裝置安裝在外殼上,將裝備有該金屬裝置的電纜的尖端插入外殼內(nèi)。
然而,上述申請中的工作復(fù)雜,因為在將電纜固定于外殼之前,需要重復(fù)插入和固定的過程。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將克服上述缺點。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這樣的連接器,其能夠促進(jìn)將電纜固定至外殼的工作。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連接器,所述連接器包括:金屬裝置,其中形成通孔;以及外殼,所述外殼包括:支撐凹槽,其用于以這樣的方式包含所述金屬裝置,即在所述通孔的至少一個延伸方向上限制所述金屬裝置的位移,以及插入孔,其用于插入電纜,所述插入孔與所述支撐凹槽以這樣的方式相連,即被插入所述插入孔的所述電纜被插入所述支撐凹槽中所含的所述金屬裝置的所述通孔;其中,所述支撐凹槽中所含的所述金屬裝置彈性變形,以便當(dāng)在所述支撐凹槽的深度方向上對其壓縮時,所述通孔的尺寸變小。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案,提供一種連接器,所述連接器包括:第一金屬裝置,其中形成通孔;第二金屬裝置,其中形成通孔;以及外殼,所述外殼包括:第一支撐凹槽,其用于以這樣的方式包含所述第一金屬裝置,即至少在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限制所述第一金屬裝置的位移;第二支撐凹槽,其用于以這樣的方式包含所述第二金屬裝置,即至少在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限制所述第二金屬裝置的位移;以及插入孔,其用于插入電纜,所述插入孔與所述第一支撐凹槽和所述第二支撐凹槽以這樣的形式相連,即被插入所述插入孔的所述電纜繼而被插入所述第一支撐凹槽中所含的所述第一金屬裝置的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第二支撐凹槽中所含的所述第二金屬裝置的所述通孔中;其中:所述第一支撐凹槽內(nèi)所含的所述第一金屬裝置彈性變形,以便當(dāng)在所述第一支撐凹槽的深度方向?qū)ζ鋲嚎s時,所述通孔的尺寸變小,并且接觸所述電纜的絕緣外涂層;以及所述第二支撐凹槽內(nèi)所含的所述第二金屬裝置彈性變形,以便當(dāng)在所述第二支撐凹槽的深度方向?qū)ζ鋲嚎s時,所述通孔的尺寸變小,并且接觸在所述電纜尖端暴露的金屬線。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依照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具有其中形成通孔的金屬裝置以及外殼。在以上情況下,形成用于包含金屬裝置的支撐凹槽和用于插入電纜的插入孔。支撐凹槽至少在通孔的延伸方向限制金屬裝置的位移。插入孔與支撐凹槽相連。將插入該插入孔的電纜插入支撐凹槽中所含的金屬裝置的通孔中。支撐凹槽中所含的金屬裝置彈性變形,以便當(dāng)在支撐凹槽的深度方向中壓縮時,通孔的尺寸縮小。與上述申請相比,本實用新型中的工作簡單,因為能夠通過以下方式固定電纜,即在支撐凹槽中放置金屬裝置、將電纜插入該插入孔,并且然后壓縮支撐凹槽中所含的金屬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方案,金屬裝置具有壓縮部分,其在遠(yuǎn)離通孔的方向突出,其為相對于支撐凹槽的深度方向的方向。本方法能夠主要通過變形該壓縮部分而降低通孔的尺寸。在該方案,壓縮部分可具有以這樣的方式形成的門牙形部分,即通孔的邊緣在支撐凹槽的深度方向突出,并且接觸該電纜。本方法能夠這樣固定電纜,即將其三明治形夾在提供用于壓縮部分的門牙形部分和面對該門牙形部分的部分之間。此外,可在面對通孔邊緣上的門牙形部分的部分上形成接收部分,其具有沿電纜的外面外形的彎曲形狀。本方法使得難以分散從門牙形部分施加至電纜的壓力。在該方案,在支撐凹槽寬度方向中的壓縮部分的兩側(cè)上,金屬裝置都可具有在相對于支撐凹槽的深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體。在本方法中,能夠使用該突出體,從而在支撐凹槽中包含該金屬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案,金屬裝置是由彎曲金屬板組成的終端,并且可具有第一板部分和第二板部分。第一板部分具有壓縮部分以及其中形成的通孔。第二板部分具有用于連接另外的終端的連接部分以及其中形成的通孔。第一板部分和第二板部分彼此層壓,以便通孔連續(xù)。本方法能夠防止壓縮部分變形的影響對接觸部分施加接觸,因為在不同的板部分上提供壓縮部分和接觸部分。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莫列斯公司,未經(jīng)莫列斯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01236.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