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機外接鏡頭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093145.7 | 申請日: | 2012-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336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建成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G02B13/00;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機 外接 鏡頭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鏡頭裝置,尤其是指可外置于手機上的手機外接鏡頭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手機已經成為人們常備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品。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手機普遍具有攝像功能,但由于收到手機自身結構的限制,其通常不會配置體積較大結構較為復雜的特效鏡頭,只能進行簡單的拍攝,無法滿足手機使用者多樣化的拍攝需求。
故而,有需要提供一種可以對手機的拍攝功能進行擴展的手機外接鏡頭裝置,以滿足手機使用者的拍攝需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手機外接鏡頭裝置,其可為手機提供外置的拍攝鏡頭,以提高手機的拍攝性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一種手機外接鏡頭裝置,包括有:一保護殼,與手機外形相匹配而可套設于手機之上,其上形成有一對應于手機攝像鏡頭的開口;一鏡頭盤,以可轉動方式設置于所述保護殼的外表面近所述開口處,所述鏡頭盤上設置有至少二特效鏡頭,通過所述鏡頭盤的轉動而可將所述特效鏡頭轉至所述開口處。
上述手機外接鏡頭裝置中,所設置的特效鏡頭為三個。
上述手機外接鏡頭裝置中,所述特效鏡頭環繞所述鏡頭盤的轉動軸線而均勻分布于所述鏡頭盤之上。
上述手機外接鏡頭裝置中,所述保護殼的外表面近所述開口處形成有一插接位,所述鏡頭盤的中心處形成有一套接位,一聯接軸的一端置入于所述套接位中而使所述鏡頭盤可相對于所述聯接軸轉動,所述聯接軸的另一端插接固定于所述插接位中。
上述手機外接鏡頭裝置中,所述鏡頭盤的套接位的內側壁上形成有定位卡口,所述聯接軸的置入于所述套接位的一端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匹配于所述定位卡口的定位凸起,當所述特效鏡頭轉動至所述開口時,所述定位凸起可卡入所述定位卡口中。
上述手機外接鏡頭裝置中,所述鏡頭盤可拆卸聯接于所述保護殼之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該手機外接鏡頭裝置可外置于手機之上,對手機的拍攝功能進行擴展,提高手機的拍攝性能,滿足使用者的多樣化的拍攝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鏡頭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闡述。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手機外接鏡頭裝置包括有一保護殼10,其形狀與手機外形相匹配,可套設于手機之上而起到保護手機的作用。該保護殼10上形成有一對應于手機攝像鏡頭的開口100,于該保護殼10的外表面101近該開口100處設置有一可轉動的鏡頭盤20,該鏡頭盤20上設置有至少二特效鏡頭30,可通過該鏡頭盤20的轉動而將特效鏡頭30轉至該開口100處。
在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鏡頭盤20上所設置的特效鏡頭30為三個,當然,也可于其上設置數目更多或者更少的特效鏡頭30。優選地,所述特效鏡頭30環繞該鏡頭盤20的轉動軸線而均勻分布于該鏡頭盤20之上。
參閱附圖,在此實施例中,于該保護殼10的外表面101的近開口100處形成有一插接位102,該鏡頭盤20的中心處形成有一套接位(圖中沒有示出),一聯接軸40的一端置入于該套接位中而使鏡頭盤20可相對于該聯接軸40轉動,該聯接軸40的另一端插接固定于該插接位102中,從而實現鏡頭盤20以可轉動的方式設置于該保護殼10的外表面101處。
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聯接方式來實現鏡頭盤20可轉動地設置于該保護殼10之上,例如,于該鏡頭盤20的中心處設置有一轉軸,該轉軸與該鏡頭盤一體成型,或者與該鏡頭盤固定聯接,且以可相對于該保護殼10轉動的方式聯接于該保護殼10,從而實現鏡頭盤20的可轉動設置。
優選地,該鏡頭盤20采用諸如插接、卡接、扣接等之類的可拆卸聯接的方式而設置于該保護殼10之上,這樣,在無需使用特效鏡頭時,可將鏡頭盤20拆離保護殼10,以便于手機的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建成,未經李建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09314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苯乙烯微珠保溫砂漿
- 下一篇:一種泰妙菌素或泰妙菌素鹽微囊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