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吸塵器的隱藏式前撞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089715.5 | 申請日: | 2012-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374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周生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生方 |
| 主分類號: | A47L9/00 | 分類號: | A47L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程修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吸塵器 隱藏 式前撞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吸塵器的前撞組件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智能吸塵器的隱藏式前撞結構。
背景技術
智能吸塵器,可自動打掃和充電,是一種高端的除塵工具。目前的智能吸塵器前撞組件大多數套設在吸塵器機體(該吸塵器機體由底座組件與面蓋組件連接而成)的前端,該前撞組件與吸塵器機體的連接處暴露在外,影響智能吸塵器的整體美觀,加之,此類智能吸塵器的前撞組件與吸塵器機體雖相互連接,卻在連接位置形成較大間隙,該間隙由于無任何遮蔽,容易沾染灰塵,灰塵的堆積容易影響前撞的正常使用,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了智能吸塵器的隱藏式前撞結構,該隱藏式結構是智能吸塵器簡潔、大方、美觀,防止了灰塵掉落到前撞組件與底座組件的連接處,保證了智能吸塵器的正常使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智能吸塵器的隱藏式前撞結構,它由面蓋、底座組件和設置在底座組件前端的前撞組件組成,所述面蓋扣合到底座組件上,面蓋對應前撞組件設置位置一端覆蓋在整個前撞組件上表面,前撞組件下表面與底座組件的連接端相重合。
所述前撞組件與底座組件的形狀大小相配合。
所述底座組件對應前撞組件安裝位置內側等距安裝有若干紅外線傳感器。
所述面蓋的形狀與設置了前撞組件的底座組件連接面的形狀相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面蓋對前撞組件上表面的覆蓋以及前撞組件下表面與底座組件的連接端相重合,將前撞組件隱藏到底座組件和面蓋之間,使得智能吸塵器整體更為簡潔、大方、美觀,前撞組件的隱藏式設計,防止了灰塵掉落到前撞組件與底座組件的連接處,保證了智能吸塵器的正常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關于智能吸塵器的隱藏式前撞結構,它由面蓋1、底座組件2和設置在底座組件2前端的前撞組件3組成,前撞組件3與底座組件2的形狀大小相配合,面蓋1扣合到底座組件2上,面蓋1對應前撞組件3設置位置一端覆蓋在整個前撞組件3上表面,前撞組件3下表面與底座組件2的連接端相重合,通過面蓋1對前撞組件3上表面的覆蓋以及前撞組件3下表面與底座組件2的連接端相重合,將前撞組件3隱藏到底座組件2和面蓋1之間,使得智能吸塵器整體更為簡潔、大方、美觀,前撞組件3的隱藏式設計,防止了灰塵掉落到前撞組件3與底座組件2的連接處,保證了智能吸塵器的正常使用,其中,面蓋1的形狀與設置了前撞組件3的底座組件2連接面的形狀相一致,前撞組件3內側等距安裝有若干紅外線傳感器4,通過紅外線傳感器4與前撞組件3相配合,使智能吸塵器遇到障礙物時,及時改變清潔方向,保證了智能吸塵器的正常工作。
總之,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智能吸塵器的隱藏式前撞結構,通過面蓋1對前撞組件3上表面的覆蓋以及前撞組件3下表面與底座組件2的連接端相重合,將前撞組件3隱藏到底座組件2和面蓋1之間,使得智能吸塵器整體更為簡潔、大方、美觀,前撞組件3的隱藏式設計,防止了灰塵掉落到前撞組件3與底座組件2的連接處,保證了智能吸塵器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裝飾,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生方,未經周生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0897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適合純紡牦牛絨纖維的粗紗機牽伸裝置中的牽伸區結構
- 下一篇:一種濺射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