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行車剎車裝置的手把插梢防脫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056590.6 | 申請日: | 2012-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640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蔡賜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彥豪金屬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L3/02 | 分類號: | B62L3/02;F16B2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銳專利事務所 44275 | 代理人: | 張明 |
| 地址: | 中國臺灣彰化縣***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行車 剎車 裝置 手把 插梢防脫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的應用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的手把插梢防脫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現有技術的自行車剎車結構如圖1及圖2所示,自行車剎車裝置1包括一本體2、一油壓單元(圖未示)及一手把4。
本體2具一容置部21、一樞接端22及一開槽端23,其中,樞接端22及開槽端23分別位在容置部21的兩端。
油壓單元(圖未示)裝設在本體2的容置部21內。
現在技術的塑鋼華司8包括一圓筒部81及一凸環(huán)部82,而圓筒部81的兩端均為開放端,凸環(huán)部82在圓筒部81的其中一端朝外凸伸所形成。
然而,插梢7穿過本體2的樞接端22,且插梢7僅是透過其兩端的塑鋼華司8塞設在手把4的樞接孔41中,并配合一螺栓9的鎖固,若是使用時間久了之后,因彈性疲乏等因素,容易導致插梢7的脫落;也因此容易造成剎車裝置的作動異常而導致騎乘者的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便于拆卸且避免使用時間長久造成插梢自行脫落的自行車剎車裝置的手把插梢防脫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的手把插梢防脫結構,包括:該第一華司具有一圓筒部及一凸環(huán)部,該圓筒部一端為開放端,另一端為部分封閉端,在該圓筒部部分封閉端的中央處穿設有一開孔,該凸環(huán)部由該圓筒部的開放端周緣朝外延伸形成,該開孔的孔徑小于該圓筒部開放端的孔徑。
其中,該本體的一側設置有一可拆卸的外殼,該外殼遠離該第一華司。
其中,該第二華司鄰近并相對應抵靠該外殼設置,該第二華司包括一圓筒部及一凸環(huán)部,而該圓筒部的兩端均為開放端,該凸環(huán)部在該圓筒部的其中一端朝外凸伸所形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藉由上述結構,使剎車裝置更進一步包括一外殼,得以套覆本體的一側面,其可為橡膠、塑料或輕合金材質所制,藉以保護本體及油壓單元,以避免漏油,且本實用新型的手把插梢防脫結構通過遠離外殼設置,以避免插梢滑脫。且當要拆卸插梢時,將外殼打開,并以一尖銳工具從外部透過開孔推抵插梢與本實用新型手把插梢防脫結構結合的一端,使插梢朝向塑鋼華司的方向推移出,以達簡便拆卸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剎車裝置的分解圖。
圖2為現有技術剎車裝置中插梢結合二塑鋼華司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具有本實用新型手把插梢防脫結構的剎車裝置的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剎車裝置中插梢結合手把插梢防脫結構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剎車裝置中插梢結合手把插梢防脫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剎車裝置中插梢結合手把插梢防脫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手把插梢防脫結構;101圓筒部;102凸環(huán)部;103開孔;
1自行車剎車裝置;2本體;21容置部;22樞接端;23開槽端;4手把;
41樞接孔;7插梢;8塑鋼華司;81圓筒部;82凸環(huán)部;9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剎車裝置1大致與的現有技術的結構類似,如圖1所示,故不在再此贅述,而相同組件以相同的組件編號進行說明;而所述的自行車剎車裝置1以此為例說明,但并不以此為限。
插梢7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與手把4的樞接孔41之間分別套設有一第一華司及一第二華司,第一華司為本實用新型的手把插梢防脫結構10,第二華司為前述的現有技術塑鋼華司8詳細說明如下。
而本實用新型的手把插梢防脫結構10可為銅、鐵、塑料、橡膠等材質,具有一圓筒部101及一凸環(huán)部102,圓筒部101一端為開放端,另一端為部分封閉端,在部分封閉端的中央處穿設有一開孔103,凸環(huán)部102由圓筒部101的開放端周緣朝外延伸形成;其中,開孔103的孔徑小于圓筒部101開放端的孔徑。
再者,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剎車裝置1更進一步包括一外殼5,得以套覆本體2的一側面,其可為橡膠、塑料或輕合金材質所制,藉以保護本體2及油壓單元(圖未示),以避免漏油,而現有技術塑鋼華司8鄰近外殼5設置,本實用新型的手把插梢防脫結構10遠離外殼5設置。
因此,套設在插梢7遠離本實用新型手把插梢防脫結構10的一端的習知塑鋼華司8,由外殼5所蓋住固定,以避免插梢7滑脫。
因此當要拆卸插梢7時,將外殼5打開,并以一尖銳工具(圖未示)從外部透過開孔103推抵插梢7與本實用新型手把插梢防脫結構10結合的一端,使插梢7朝向習知塑鋼華司8的方向推移出,以達簡便拆卸的功效。
以上所述實施型態(tài)的揭示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故舉凡數值的變更或等效組件的置換仍應隸屬本實用新型的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彥豪金屬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彥豪金屬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05659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