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初期污染雨水收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044608.0 | 申請日: | 2012-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408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緒忠;賀迎春;趙凌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B3/02 | 分類號: | E03B3/02;E03F1/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盧宏 |
| 地址: | 41001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初期 污染 雨水 收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初期雨水收集裝置,具體為一種收集被污染的初期雨水的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降雨初期的雨水溶解了空氣中的大量酸性氣體、汽車尾氣、工廠廢氣等污染性氣體,降落地面后,又由于沖刷瀝青油氈屋面、瀝青混凝土道路、建筑工地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病原體、重金屬、油脂、懸浮固體等污染物質,因此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較高,通常超過了普通的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在工礦企業初期雨水基本達不到排放標準,成為企業環境污染的主要矛盾。如果將初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體,將會對水體造成污染,因此必須將其統一收集后進行處理。
現普遍采用的初期雨水收集裝置是設置雨水池,包括收集池1、連接到外部水體的出水渠2和輸送初期污染雨水的進水渠3,收集池1一側設有進水孔5,并在初期雨水池進水口及排水管渠中設置電動閘門,控制初期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此方法投資大,操作難度大,可靠性低,檢修頻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初期污染雨水收集裝置,保證初期污染雨水全部被收集到初期雨水池中,非初期污染雨水可自行排放到水體中,結構簡單可靠,且節約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初期污染雨水收集裝置,包括收集池、連接到外部水體的出水渠和輸送初期污染雨水的進水渠,收集池一側設有進水孔,所述收集裝置還包括跌水井,該跌水井下部設有連接通道與收集池進水孔連通且跌水井上部設有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別與進水渠和出水渠連通。
所述進水通道底面與出水通道底面相對水平面的高度相等。
所述連接通道底面與跌水井內部底面相對水平面的高度相等。
本實用新型原理是在收集池一側設置跌水井,跌水井井底與按某個降水頻率和降雨歷時設置的收集池相連,下雨初期,雨水源源不斷流向收集池,當收集池充滿后,池內雨水對跌水井雨水有個頂托作用,此時跌水井的后期雨水不再流向收集池,而通過跌水井上部出水通道溢流向出水渠,直至排入水體。跌水井的設置寬度計算時要考慮水躍的長度,原則是不讓初期雨水直接躍向下游。
假定初期雨水流量為Q,雨水進水渠的寬度為b,單寬流量為q(q=?h1×v1),進水渠渠底標高為H,由《水力學》可知:
跌水井的長度L=Lj=10.8h1(Fr1-1)0.93???
跌水井的寬度B=0.1+b
其中:Lj為跌水井中水躍躍長;
??????h1為進水渠中水深;
??????v1為進水渠中水流速度;
??????Fr1為躍前斷面處水流弗勞德數,由Fr12=?q2/gh13計算得到,其中g為重力加速度。
由以上可知,本實用新型作為一種初期污染雨水收集裝置,無需閘門,即可保證收集池中收集的雨水為初期污染雨水,無需人工操作,可靠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俯視圖;
圖2為圖1中Ⅰ-Ⅰ面剖視圖;
圖3為圖1中Ⅱ-Ⅱ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3所示,一種初期污染雨水收集裝置,包括收集池1、連接到外部水體的出水渠2和輸送初期污染雨水的進水渠3,收集池1一側設有進水孔5,其特征是,所述收集裝置還包括跌水井4,該跌水井4下部設有連接通道6與收集池進水孔5連通且跌水井4上部設有進水通道7和出水通道8分別與進水渠3和出水渠2連通。
所述進水通道7底面與出水通道8底面相對水平面的高度相等。
所述連接通道6底面與跌水井4內部底面相對水平面的高度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0446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同層排水支架組件
- 下一篇:一種高效雨水收集利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