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攪拌槳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040904.3 | 申請日: | 2012-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271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蔣龍福;蔣朝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興市宙斯泵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5/00 | 分類號: | 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宜興市天宇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史建群 |
| 地址: | 21422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攪拌 | ||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是對耐磨耐腐攪拌槳的改進,尤其涉及一種制造成本低,防腐、耐磨性能好,機械強度高、不會脫落開裂的攪拌槳。?
背景技術
有色金屬濕法冶煉,例如濕法煉鋅、煉銅浸出工段含酸料漿等工藝段都要用到攪拌槳(其形狀類似吊扇)進行攪拌,此料漿是一種三高料漿:高溫(110℃左右)、高含酸(硫酸30-40%左右)、高含固(含固量體積比30-50%左右)。工況非常惡劣,同時對攪拌槳耐腐耐磨要求很高,要能同時耐高溫、耐腐蝕和耐磨損。對于如此苛刻使用條件,通常普通金屬攪拌槳完全不能勝任。現有技術有采用金屬合金(雙相鋼)材質,其有較好的耐腐性,但不耐鹽酸和氫氟酸介質的腐蝕,而且價格十分昂貴;其次,料漿中常含有氯離子,金屬合金耐氯離子性能較差,會造成腐蝕性與磨蝕性疊加磨蝕,導致使用壽命縮短,國產貴金屬一般在10個月-1年左右,進口一般也只有1年-1年半左右。也有采用金屬攪拌槳表面涂塑,使其滿足防腐蝕要求,但施加塑料涂層,一是涂層厚度一般只能涂4~6mm,造成在搬運、安裝時易碰破涂層,失去防腐功能;二是涂層在使用中熱脹冷縮極易龜裂,例如在溫度60~80℃的介質中使用,涂層極易產生開裂損壞;三是涂層耐磨性差,在有少量顆粒或結晶的液體中攪拌,壽命相當短。此外,還有采用模壓整體塑料攪拌槳(例如乙烯和丙烯),雖能防腐,但在直徑600~800mm尚具有較好的經濟性,直徑在800mm以上整體全塑攪拌槳(例如大直徑要求在1.0-2.5米),因模具體積大、生產成本大幅度上升,經濟上極不劃算,若將葉片和輪轂分別成型最后組裝成整體攪拌槳,結合部連接又無法解決防腐問題。申請人在先申請專利CN252482化工用攪拌漿葉,采用金屬槳葉外包可更換耐腐耐磨套(通常為塑料)覆層結構,套包耐腐耐磨套后用螺栓固定,螺栓外用塑料螺姆防腐,外套磨損后拆下重新更換,以降低使用成本。此攪拌漿葉雖然低成本解決了攪拌槳葉耐腐耐磨,但仍然存在有待改進的地方:例如由于塑料螺姆難以緊固到位,在攪拌使用過程中容易松動甚至脫落,導致其內部連接螺栓不耐腐蝕而爛蝕;其次,塑料螺姆體積大,凸出于槳葉表面,不僅增加了攪拌阻力,影響攪拌的效果及效率,并且不節能,而且也造成脫落的重要原因。?
作為工業通用、用量大、易耗產品,其高價格過高難以接受,所以造成實際使用中缺乏此類攪拌槳,只能以成本、短壽命代替,造成更換周期短。因此金屬礦濕法冶煉用攪拌槳,看似簡單,并且全國年消耗用量極大,粗略估計在每年3億元人民幣左右,人們也想盡辦法,但至今未能突破經濟、長壽命同時具備二大難題。?
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發明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制造成本低,防腐、耐磨性能好,機械強度高、不會脫落開裂的攪拌槳。?
實用新型目的實現,主要改進是輪轂和葉片分別采用至少外部為塑料模壓成型體,然后將兩者進行插入式組裝,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現實用新型目的。具體說,實用新型攪拌槳,包括分體制造的輪轂和葉片,然后組裝成攪拌槳,其特征在于輪轂為塑料體內嵌金屬增強預埋件,周面均分有葉片插入斜槽,葉片視直徑大小分別為模壓或注塑純塑料或內鑲嵌金屬加強板的塑料葉片,葉片插入輪轂周面斜插槽中,樹脂澆注和/或焊接固定,組裝成整體外塑料體攪拌槳。?
更詳細參見實施例描述。?
本專利攪拌槳,除輪轂和葉片結構形式及組裝方式不同外,其余未特別提及均同現在有技術,此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悉,現有技術中的說明相當于本發明公開,不再一一另行敘述,以節約篇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興市宙斯泵業有限公司,未經宜興市宙斯泵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0409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