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持通訊裝置及其后殼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039069.1 | 申請日: | 2012-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885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lián)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235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通訊 裝置 其后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及其殼體,特別是涉及一種手持通訊裝置及其后殼。
【背景技術】
手持通訊裝置,例如手機,其發(fā)展趨勢都是大屏幕和薄型化,顯示屏會占去手機的很大一部分的空間,所以對于喇叭和聽筒這樣的電聲器件的要求是小型和薄型化,并要求不能過多占用天線等其他關鍵器件的空間。然而,傳統(tǒng)的手機大部分采用動圈式喇叭,其占用了很大部分殼體內(nèi)部空間,不利于手機薄型化。
另外,為獲得厚度較薄手持通訊裝置,有些傳統(tǒng)的手機采用厚度較薄的陶瓷喇叭。由于手機的內(nèi)部空間有限,又要實現(xiàn)大屏幕設計,因此留給陶瓷喇叭的空間和面積都大大的縮減,所以目前的陶瓷喇叭的面積都比較小。陶瓷喇叭的面積小,那么相應的聲音響度會小、音質(zhì)也較差。
【實用新型內(nèi)容】
鑒于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厚度較薄、且喇叭發(fā)聲的響度及音質(zhì)較好的手持通訊裝置及其后殼。
一種手持通訊裝置的后殼,包括:
后殼基體部;及
陶瓷喇叭,設于所述后殼基體部,所述陶瓷喇叭為所述手持通訊裝置的發(fā)聲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后殼基體部開設有容置部,所述陶瓷喇叭收容于所述容置部內(nèi)。
進一步地,所述容置部為設置于所述后殼基體部一側的凹槽,所述陶瓷喇叭固定于所述容置部內(nèi);
或所述容置部為窗口,且所述容置部內(nèi)設有鑄塑鋼片,所述陶瓷喇叭對應于所述鑄塑鋼片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陶瓷喇叭設于所述后殼基體部的一端。
進一步地,所述后殼基體部為所述手持通訊裝置的電池蓋。
一種手持通訊裝置,包括:
手持通訊裝置的本體;及
上述的后殼,設于所述手持通訊裝置的本體的后側。
進一步地,所述陶瓷喇叭的內(nèi)側設有焊盤,所述手持通訊裝置的本體對應設置有與所述焊盤抵接的頂針,所述喇叭通過所述焊盤及頂針與所述手持通訊裝置的本體內(nèi)的主板電連接;
或所述后殼還包括與所述陶瓷喇叭電連接的導線及設于所述導線的自由端的連接插頭,所述連接插頭與所述手持通訊裝置的本體內(nèi)的主板電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設于所述手持通訊裝置的本體外側的中部的顯示屏及設于所述手持通訊裝置的本體外側的一端的聽筒,所述陶瓷喇叭設于所述后殼基體部靠近所述聽筒的一端。
進一步地,還包括設于所述手持通訊裝置的本體的內(nèi)側遠離所述聽筒的一端的天線。
進一步地,所述手持通訊裝置為手機。
上述手持通訊裝置采用比動圈式喇叭的厚度較為薄的陶瓷喇叭,并將陶瓷喇叭設置于后殼基體部上,從而節(jié)省了手持通訊裝置的內(nèi)部空間,使得手持通訊裝置的厚度較薄。
并且,由于陶瓷喇叭設置于后殼基體部上,則可不受手持通訊裝置內(nèi)部空間大小的限制,可以在后殼基體部上放置面積盡可能大的陶瓷喇叭,以增加其聲音響度和音質(zh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方式的手持通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手持通訊裝置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后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手持通訊裝置的后殼的平面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手持通訊裝置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后殼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主要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jīng)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0390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