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慧林業煙火預警指揮云平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038114.1 | 申請日: | 2012-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501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孟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孟磊 |
| 主分類號: | G08B17/00 | 分類號: | G08B17/00;G08B2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4592***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慧 林業 煙火 預警 指揮 平臺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信息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和消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慧林業煙火預警指揮云平臺系統。?
背景技術
森林火災是全球性的林業重要災害之一,每年都會造成林木資源的重大損失和大范圍的環境污染。據統計,全球每年發生森林火災超過22萬次,過火總面積3億公頃~4億公頃,燒毀森林面積640萬公頃以上,約90億噸的植物生物量被焚,影響到數百萬人正常的生產和生活,造成的生態災難更是無法估量。特別近十年來,受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全球范圍森林火災的發生頻率和危害程度明顯呈擴大趨勢。我國年均發生森林火災1萬余起,受害森林面積60多萬公頃,因災傷亡500多人。?
目前針對森林火災的監測,主要采用人工瞭望或者遠程視頻監控的方法。人工瞭望的方式比較落后,難以及時發現火情,往往延誤撲火時間,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在森林防火中,迫切需要一種技術方法能使得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和視頻監控技術能相互結合,實現森林災害遠程視頻監控系統與森林防火軟件系統聯動,在森林防火軟件系統中對視頻監控攝像機的轉動進行實施跟蹤與模擬,實現攝像機視域DEM模型上同步顯示,從而發揮各自的優點能更好的對森林火災進行監控,從而降低森林火災的損失。?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上的不足,提供一種即時性強,手段較先進,可對解決應用GIS發現森林、野外火災火點的空間數據提供關鍵作用,可適時準確地發出火災警報,既適用于大區域,也適用于小區域森林的森林、野外防火報警監控控制系統,實現能夠及時準確的為消防、防火部門提供有關災情資料,提高消防、防火部門的快速反應和準確判斷能力、實現報警系統遠端監控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一種智慧林業煙火預警指揮云平臺系統,以求高效率地發現可疑火源,自動計算火警概率,準確判斷火災的發生并及時報警。解決了森林防火中沒有協同作戰能力的問題,提高了對火場的跟蹤控制能力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手段:?
一種智慧林業煙火預警指揮云平臺系統,包括終端子系統、管理子系統、無線傳輸網絡層、信息采集與監測控制子系統,?
所述管理子系統包括預警識別模塊、配套設施管理模塊、地理信息管理模塊、氣象信息管理模塊、信息發布管理模塊和專家數據庫模塊;?
所述管理子系統與所述信息采集與監測控制子系統之間采用所述無線傳輸網絡層進行信息數據的傳輸;?
所述信息采集與監測控制子系統包括視頻信息采集模塊、氣候信息采集模塊、防雷設施監測模塊、光伏供電監測模塊、旋轉云控制模塊和短消息發布控制模塊;?
所述智慧林業煙火預警指揮云平臺系統通過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技術實現林火自動識別報警。?
本發明還提供了:?
結合數字云平臺,實現野外現場采集圖像與地理信息系統GIS系統以及全球定位系統GPS實現定位。現場數據通過多種軍用雷達高可靠性網絡傳輸。所述信息采集與監測控制子系統中設置有防盜檢測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智慧林業煙火預警指揮云平臺系統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智慧林業煙火預警指揮云平臺系統終端子系統、管理子系統、無線傳輸網絡層、信息采集與監測控制子系統,終端子系統包括專家登陸終端、領導登陸終端、指揮中心終端和林區巡護終端,管理子系統包括預警識別模塊、配套設施管理模塊、地理信息管理模塊、氣象信息管理模塊、信息發布管理模塊和專家數據庫模塊,管理子系統與所述信息采集與監測控制子系統之間采用所述無線傳輸網絡層進行信息數據的傳輸,信息采集與監測控制子系統包括視頻信息采集模塊、氣候信息采集模塊、防雷設施監測模塊、光伏供電監測模塊、旋轉云控制模塊和短消息發布控制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孟磊,未經孟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0381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