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拉伸絲油劑循環改進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027740.0 | 申請日: | 2012-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659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龐立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金綸高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D10/00 | 分類號: | D01D10/00;D01D13/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206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拉伸 絲油劑 循環 改進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拉伸絲油劑循環改進系統。
背景技術:
????全拉伸絲(即FDY,是FULLY?DRAWN?YARN的縮寫,在紡絲過程中引入拉伸作用,可獲得具有高取向度和中等結晶度的卷繞絲,為全拉伸絲),在?FDY生產工藝中有部分采用油輪上油方式,油輪在一樓卷繞架上,需將二三樓的油劑經輸送管道送至一樓油箱,再由一樓油箱下面的磁厲泵增壓輸送至每個紡位的油盤、油輪,油輪帶動部分油劑一起轉動,絲束接觸油輪時也隨之接觸油劑,從而完成絲束上油。但傳統一樓油箱只配置單臺油泵輸送,沒有備用切換替用,當油泵有故障無法繼續保證正常供油時,會導致絲束缺油斷紗,且每個上油系統由18個紡位組成,絲束缺油時會導致18個紡位周時斷紗跳停,若18個紡位因缺油跳停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0萬元有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拉伸絲油劑循環改進系統,該全拉伸絲油劑循環改進系統設計合理、改造方便,有利于避免因油泵故障而導致斷紗大面積跳停事故。
本實用新型全拉伸絲油劑循環改進系統,包括設置在每個紡位上的油輪,以及與油輪連接的供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路與設置在較高位二樓油箱連接,所述油輪的回液流入一樓油箱,所述一樓油箱經油泵將其箱體內的回液輸往二樓油箱。
上述油泵輸往二樓油箱的油路上設有與一樓油箱連接的旁接管路,在一樓油箱內設有浮球閥與旁接管路相連。
上述供油管路上設有過濾器。
上述二樓油箱另連接有新油補油管路及浮球閥。
上述油泵輸往二樓油箱的油路上另設有調節球閥。
本實用新型全拉伸絲油劑循環改進系統利用油液的自重從二樓油箱流入一樓的油輪,油輪回液流入一樓油箱,再經油泵打入二樓油箱中,在此過程中又可對一樓油箱進行補液,由浮球閥自動控制,以防因無液位造成油泵空轉而燒壞。本實用新型全拉伸絲油劑循環改進系統不僅滿足了正常的上油供給,而且在油泵出現故障時也能保證油輪的正常供油,滿足生產需求,避免了因油泵故障而大面積跳停事故。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全拉伸絲油劑循環改進系統,包括設置在每個紡位上的油輪1,以及與油輪1連接的供油管路2,供油管路2與設置在較高位二樓油箱3連接,油輪1的回液流入一樓油箱4,一樓油箱4經油泵5將其箱體內的回液輸往二樓油箱3。
為了防止油泵空轉而燒壞,上述油泵5輸往二樓油箱的油路6上設有與一樓油箱連接的旁接管路7,在一樓油箱內設有浮球閥8與旁接管路7相連。
上述供油管路上設有過濾器9。
上述二樓油箱另連接有新油補油管路10及浮球閥。
上述油泵輸往二樓油箱的油路上另設有調節球閥11。
本實用新型全拉伸絲油劑循環改進系統利用油液的自重從二樓油箱流入一樓的油輪,油輪回液流入一樓油箱,再經油泵打入二樓油箱中,在此過程中又可對一樓油箱進行補液,由浮球閥自動控制,以防因無液位造成油泵空轉而燒壞。本實用新型全拉伸絲油劑循環改進系統不僅滿足了正常的上油供給,而且在油泵出現故障時也能保證油輪的正常供油,滿足生產需求,避免了因油泵故障而大面積跳停事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金綸高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金綸高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0277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