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變電站的電抗器減振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021605.5 | 申請日: | 201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344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浦琪琦;金小谷;馬士新;鄒儉;宋軍;王萍;嚴平平;黃玉;傅堅;吳蓉;馬振皎;凌駕政;朱利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超高壓輸變電公司;上海齊實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33 | 分類號: | H01F27/33;H01F27/06;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蘭 |
| 地址: | 201316 上海市浦東新***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變電站 電抗 器減振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振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變電站的電抗器減振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工業和居民用電量增長也很快,特別是夏季的用電高峰期間,變電站的負荷率都很高,噪聲很大,而變電站中的噪聲源主要以電抗器產生的噪聲為主。噪聲污染構成包括噪聲源、傳播途徑和接受者三個要素,只有這三個要素同時存在,才構成噪聲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的危害。因此,在任何一個要素方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都能取得實際效果。電抗器噪聲治理主要從噪聲源和傳播途徑兩方面進行,降低電抗器本身的噪聲是最有效、最徹底的主動控制,但實際上不可能實施。所以只能在聲源的傳播途徑上采取隔聲、吸聲、消聲、隔振等技術降低電抗器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用于變電站的電抗器減振裝置,該基礎座可以有效減少電抗器運行時傳播至地面的振動,從而降低噪聲。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變電站的電抗器減振裝置,該減振裝置包括承載組件和設在承載組件下方的多個隔振器,所述的電抗器設在承載組件上方,所述的承載組件通過隔振器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的隔振器包括上彈性墊片、下彈性墊片、隔振器主體以及設在隔振器主體上的高度調整螺釘,所述的上彈性墊片設在隔振器主體與基礎座之間,所述的下彈性墊片設在隔振器主體與地面之間。
所述的隔振器設有4~16個。
所述的承載組件上還設有吸振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隔振器和吸振塊可以有效減少電抗器傳播到地面的振動,電抗器運行時的振動可以減少80%以上,降噪效果可以達到30dB以上,明顯降低了變電站周圍的噪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隔振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
一種用于變電站的電抗器減振裝置,其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了承載組件1和隔振器2。承載組件1的下方設有8個隔振器2,通過隔振器2將承載組件1固定在地面上,而電抗器則設在承載組件1上方。
其中,隔振器2的具體結構如圖3所示,包括上彈性墊片21、下彈性墊片22、隔振器主體24以及設在隔振器主體24上的用于調整隔振器2高度的高度調整螺釘23。上彈性墊片21設在隔振器主體24與承載組件1之間,下彈性墊片22設在隔振器主體24與地面之間,通過兩個彈性墊片可以有效減少電抗器傳導至地面的振動,從而減少噪音。此外,承載組件1上還可以設置吸振塊,用于進一步減振。通過隔振器2和吸振塊可以有效減少電抗器傳播到地面的振動,電抗器運行時的振動可以減少80%以上,降噪效果可以達到30dB以上,明顯降低了變電站周圍的噪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超高壓輸變電公司;上海齊實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超高壓輸變電公司;上海齊實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0216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非接觸射頻通信中的保護方法
- 下一篇:用以將電能傳送到車輛的系統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