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共補復合開關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016680.2 | 申請日: | 2012-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350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姜常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范永剛 |
| 主分類號: | H02J3/18 | 分類號: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開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共補復合開關。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電力電容器投切器件是帶輔助觸頭的接觸器,接觸器投入時有10倍以上的涌流,涌流使電容器在介質膜上產生較大的電動力,容易早場(造成)電容器早期損壞,膨脹。接觸器工作時需要在吸持線圈上通電保持,長期工作的能量損耗很(大)。由于投入涌流和切除火花的存在,使投切電容器的接觸器用于(容易)燒結觸點,壽命大大縮短,也給檢修和維護帶來很大工作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動作響應速度快,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的共補復合開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共補復合開關,它包括分別設置在三相電源線上的繼電器常開觸點K1、K2和K3,三相電源線與并聯電容器組連接;所述任意兩相線的常開觸點上并聯相應的可控硅,可控硅的觸發端與過零觸發電路連接。
所述并聯電容器組為三角形接法的三個電容C,三相線分別電容器組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磁保持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與可控硅并聯,投切電力電容器。投入時,常開觸點K1先閉合,然后可控硅Q1、Q2導通,電容器組通過可控硅Q1、Q2與電網接通。兩可控硅導通后50毫秒,常開觸點K1、K2(K2、K3)閉合,電流流過磁保持繼電器的常開觸點,此時兩可控硅關斷退出,完成投入動作;切除時,可控硅Q1、Q2先導通,然后磁保持繼電器K1、K2(K2、K3)的觸頭分開,電流流過可控硅Q1、Q2,經過50毫秒后,兩可控硅關斷,電流截止,然后磁保持繼電器常開觸點K1斷開,完成切除動作。控制電路有單片機控制過零觸發電路和磁保持繼電器。保護措施有:斷相保護、再投入保護、空負載保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控硅實現電壓過零點投入,無涌流,對電網沖擊小,使電容器延長使用壽命。
2.投入后正常運行,電流流過磁保持繼電器,而磁保持繼電器實現電流流通無需線圈的吸持,不消耗電流,是零功耗。
3.切除過程有可控硅來完成,切除后無操作過電壓和電弧,不會燒壞磁保持繼電器的觸點。
4.投入動作響應速度快,切除后再投入的時間為2分鐘,消除連續投切對電容器造成的損害。
5.復合開關的平均壽命大于5年,長期的經濟效益良好。
6.復合開關具有斷相保護、再投入保護、空負載保護等保護措施,使電容柜運行更加智能化,這些保護措施也是普通的接觸器不具備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中,它包括分別設置在三相電源線上的繼電器常開觸點K1、K2和K3,三相電源線與并聯電容器組連接;所述B相上連接常開觸點K2,C相上連接常開觸點K3,在K2上并聯可控硅Q1,在K3上并聯可控硅Q2,Q1、Q2的控制端與過零觸發電路連接。
所述并聯電容器組為三角形接法的三個電容C,三相線分別電容器組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范永剛,未經范永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0166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振動鉆進式沖挖鉆機
- 下一篇:鉆孔樁基用管狀件的連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