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利用立式制冷使量熱儀保持恒溫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98549.6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134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羅金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鶴壁市天龍煤質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5/20 | 分類號: | G01N25/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803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立式 制冷 使量熱儀 保持 恒溫 方法 | ||
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用水源的水溫保持恒定量熱法測定可燃物質發(fā)熱量使用的一種利用立式制冷使量熱儀保持恒溫的方法。
背景技術:在現有技術領域中,測定可燃物質發(fā)熱量的儀器設備基本結構均由主機桶、恒溫桶組成,量熱儀的水溫控制受外界環(huán)境溫度影響較大,導致了測試結果的誤差加大,從而影響整個儀器的測試精度。另外量熱儀工作時由于氧彈內煤樣燃燒放熱使小桶內水溫升高,小桶的水又抽入下大桶內,使實驗用水源的水溫不能保持恒定,因此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克服了現量熱儀存在的弊端,提供了采用立式制冷使水源水溫保持恒定,始終使線路板保持恒溫狀態(tài),使測試溫度不受外界影響,使測試結果更準確使用的一種利用立式制冷使量熱儀保持恒溫的方法。本發(fā)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其上大桶蓋14活動置于上大桶11上頂部,小桶13置于中桶12內,且設置在上大桶蓋14下端,氧彈16置于小桶13內部,小桶13通過小桶抽水泵22和下大桶5連接,下大桶5通過小桶上水泵4、小桶進水管15和小桶13連接,制冷器組1設置在下大桶5側部,且通過抽制冷水泵2和下大桶5連接,小桶13通過水平衡管23、水平衡自吸泵9和下大桶5連接;其利用立式制冷保持恒溫的方法為:
①先由小桶上水泵4抽取下大桶5內的水,通過小桶進水管15注入小桶13內,開動水位平衡自吸泵9,通過水平衡管23使小桶13內的水位恒定,開動電機攪拌器17攪拌使小桶13內水溫均勻;
②手動翻蓋18,可取放氧彈并密封小桶13的口部;
③由小桶抽水泵22抽出小桶13內的水排進下大桶5內;
④由溫度傳感器21控制上大桶11及下大桶5內的水溫;
⑤中桶12內由空氣隔離小桶13與上大桶11的直接接觸,由中桶進氣管8將外界空氣注入中桶12內,再由抽氣泵10將桶內由于小桶13實驗產生的熱氣排出;
⑥開動抽制冷水泵2抽取下大桶5內的水送入制冷器1.使水冷卻并再注入下大桶5,使下大桶5的水溫永遠恒定;
⑦水平衡管(23)應高于小桶13水位。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立式制冷及水平衡自吸泵,始終使水源水溫保持恒定和恒溫狀態(tài),使測試溫度不受外界溫度影響而產生溫度漂移,把測試誤差降到最低,使測試結果更準確,更快捷和省時,更貼近于真實值,從而大大提高了熱量測定精度。
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其上大桶蓋14活動置于上大桶11上頂部,小桶13置于中桶12內,且設置在上大桶蓋14下端,氧彈16置于小桶13內部,小桶13通過小桶抽水泵22和下大桶5連接,下大桶5通過小桶上水泵4、小桶進水管15和小桶13連接,制冷器組1設置在下大桶5側部,且通過抽制冷水泵2和下大桶5連接,小桶13通過水平衡管23、水平衡自吸泵9和下大桶5連接;其利用立式制冷保持恒溫的方法為:
①先由小桶上水泵4抽取下大桶5內的水,通過小桶進水管15注入小桶13內,開動水位平衡自吸泵9,通過水平衡管23使小桶13內的水位恒定,開動電機攪拌器17攪拌使小桶13內水溫均勻;
②手動翻蓋18,可取放氧彈并密封小桶13的口部;
③由小桶抽水泵22抽出小桶13內的水排進下大桶5內;
④由溫度傳感器21控制上大桶11及下大桶5內的水溫;
⑤中桶12內由空氣隔離小桶13與上大桶11的直接接觸,由中桶進氣管8將外界空氣注入中桶12內,再由抽氣泵10將桶內由于小桶13實驗產生的熱氣排出;
⑥開動抽制冷水泵2抽取下大桶5內的水送入制冷器1.使水冷卻并再注入下大桶5,使下大桶5的水溫永遠恒定;
⑦水平衡管23應高于小桶13水位。
如圖1所示,所述的上大桶11和下大桶5的左側中部設置溫度傳感器21。
如圖1所示,所述的中桶12與小桶13空氣隔離區(qū)和抽氣泵10連接,中桶進氣管8設置在中桶12底部。
如圖1所示,所述的上大桶11左上側設置上大桶進水管20和上大桶溢水管19,下底部設置上大桶排水管7。
如圖1所示,所述的下大桶5右上側設置下大桶溢水管6,下底部設置下大桶排水管3。
如圖1所示,所述的小桶13右上部設置電機攪拌器17。
如圖1所示,所述的氧彈16的上頂端設置翻蓋18。
本發(fā)明的上大桶和下大桶注水工作程序為:
1.上大桶由21進水,水滿后由20溢出導管引出,排水由7用導管引出。
2.下大桶7的進水,先由上部小桶13進水,再由23小桶抽水泵抽入下大桶,水滿由6溢出,排水由3用導管引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鶴壁市天龍煤質儀器有限公司,未經鶴壁市天龍煤質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9854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