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灌腸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96556.2 | 申請日: | 2012-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1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吳宗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宗麗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02 山東省臨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盆腔炎 中藥 灌腸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灌腸劑。
背景技術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30%~60%,且近年來其發病率有逐漸增高的趨勢。因其病程長、病情頑固、復發率高而嚴重影響了婦女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其后遺癥包括宮外孕、輸卵管性不孕和慢性盆腔痛,且可能與卵巢癌的發生有關,至今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而單一西藥的抗炎治療,療效欠佳,是目前國內外婦科疾病治療學中的難點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灌腸劑。祖國醫學認為,慢性盆腔炎病位在盆腔,其病因多由邪毒或濕熱,經陰部上行而犯沖任、胞宮,以致邪氣留注或瘀滯或虛損于該部,使氣血運行受阻,損害盆腔組織,或病程日久,遷延不愈,粘連增生而成徵瘕包塊。中醫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利濕消炎治則。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灌腸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桂葉素馨20-25份、菜豆樹15-20份、小三棵針10-15份、二色補血草18-20份、野丁香根25-30份、延胡索9-11份、合歡皮9-11份、黃花堇菜15-17份、碎米柴15-18份、茯苓10-12份、黃芪9-11份、荔枝核7-9份、莪術6-8份。
優選的;桂葉素馨22份、菜豆樹18份、小三棵針13份、二色補血草19份、野丁香根28份、延胡索10份、合歡皮10份、黃花堇菜16份、碎米柴17份、茯苓11份、黃芪10份、荔枝核8份、莪術7份。
制備方法:將上述中藥水煎成液,保留灌腸。
方中:桂葉素馨清熱解毒,消炎利尿,消腫散結;菜豆樹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小三棵針清熱解毒,消炎;野丁香根活血調經,消炎止痛;二色補血草補血止血、調經補脾、健胃;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合歡皮安神解郁,活血消腫;黃花堇菜溫經通絡,除濕止痛;碎米柴清熱利濕,解毒;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黃芪補氣生陽,益為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機;荔枝核行氣散結,散寒止痛;莪術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選自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本院婦產科門診慢性盆腔炎250例,均符合高等院校統編教材《婦產科學》第6版中慢性盆腔炎診斷標準。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14例,21歲~30歲,56例;31歲~40歲,48例;41歲~50歲10例;病程0.5~1年,56例;1~2年,40例;2~3年,10例;3年以上,8例;癥見腹痛66例,腰痛60例,肛門墜脹36例,盆腔包塊12例。對照組136例,19歲~28歲,64例;31歲~38歲,57例;39歲~48歲,15例;病程1~1.5年,62例;1.5~2.5年,54例;2.5~3.5年,12例;3.5年,以上8例,癥見腹痛82例,腰痛64例,肛門墜脹40例,盆腔包塊16例。兩組年齡及病程長短及臨床癥狀上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治療組采用本發明所述的灌腸劑保留灌腸,即稱取桂葉素馨22g、菜豆樹18g、小三棵針13g、二色補血草19g、野丁香根28g、延胡索10g、合歡皮10g、黃花堇菜16g、碎米柴17g、茯苓11g、黃芪10g、荔枝核8g、莪術7g,加水煎汁,濃縮成150ml灌腸液保留灌腸,1次/日。灌腸時,藥溫以37-39℃為宜,注入一次性輸液瓶中,將針頭拔下,將輸液器下端插入一次性肛管,灌腸前要排空大、小便,用石蠟油潤滑肛門及肛管后,將肛管緩慢插入15~20cm,將中藥濃煎液緩慢灌入,臀部左側臥位30min;灌腸后臥休息,灌腸液保留1h以上。對照組采用西藥廣譜抗生素和抗厭氧菌治療,頭孢菌素+咪哨唑抗生素聯合靜脈滴注治療,兩組均十天為一個療程。
3、療效標準根據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訂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訂標準。痊愈:癥狀、體征及婦科檢查均恢復正常,B型超聲波診斷儀(簡稱B超)提示子宮附件正常,盆腔無包塊及積液;有效:癥狀消失或好轉,婦科檢查有明顯改善,B超提示子宮正常或肥大,盆腔包塊及積液減少或消失;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婦科檢查局部病變如故,B超檢查盆腔情況無改變。
4、治療結果兩組治療三個療程后統計療效比較見表1。
兩組治療三個療程后統計療效表1
兩組痊愈率、總有效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
具體是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宗麗,未經吳宗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9655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放雙收卷繞鍍膜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瀉火明目的藕粉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