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93440.3 | 申請日: | 2012-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25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蔣忠貞;蔣新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華星膠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F1/16 | 分類號: | B26F1/16;B26D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27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螺旋 排列 鉆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屬于造紙膠輥行業(yè)中,鉆孔裝置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目前,在造紙膠輥表面上自動鉆孔,只能鉆平行排列的孔。在生產使用或試驗中,在造紙膠輥表面上的平行排列的孔比螺旋排列的孔更容易從開孔處產生軸向裂紋,從而影響了造紙膠輥的耐用性或使用壽命。但現有技術中,還沒有能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該種裝置能在造紙膠輥上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
本發(fā)明可以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包括可以在X軸方向上和Y軸方向上運動的鉆孔平臺、使鉆孔平臺在X軸上運動的第一傳動機構、使鉆孔平臺在Y軸上運動的第二傳動機構,以及給第一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一電機和給第二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二電機;鉆孔平臺上設有鉆頭裝置;還包括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感應鉆孔平臺在X軸方向位置的X軸傳感器、感應鉆孔平臺在Y軸方向位置的Y軸傳感器、感應鉆頭位置的前后傳感器,所述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驅動器電連接,驅動器輸出端與第一電機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變頻器電連接,變頻器輸出端與第二電機電連接,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把感應到的信號送到控制器,經過控制器處理后,控制器再控制第一電機或第二電機進行工作。
本發(fā)明解決問題還可以進一步采取以下改進措施:
其中,所述X軸方向為水平方向,所述Y軸方向為豎直方向。
其中,所述鉆孔平臺通過直線導軌安裝于中間平臺上,所述第一傳動機構由絲桿和絲桿螺母構成,絲桿設于鉆孔平臺上,絲桿螺母設于中間平臺,絲桿與絲桿螺母連接。
其中,所述第二傳動機構由凸輪、帶動凸輪的轉動軸構成,凸輪位于中間平臺其底部,凸輪其外邊緣與中間平臺其底部接觸。
其中,所述第一電機為步進電機。
其中,所述第二電機為變頻電機。
上述技術方案具有這樣的技術效果:
本發(fā)明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可以在造紙膠輥中鉆螺旋排列孔,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解決傳統膠輥從開孔處產生軸向裂紋的問題,使其膠輥表面受力均勻,增加膠輥的使用時間,延長膠輥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路原理結構方框圖。
圖2是實施例鉆孔裝置的正面視圖。
圖3是實施例鉆孔裝置的側面視圖。
圖4是鉆孔裝置打孔過程的膠輥輥面展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具體描述。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包括可以在X軸方向上和Y軸方向上運動的鉆孔平臺1、使鉆孔平臺1在X軸上運動的第一傳動機構、使鉆孔平臺在Y軸上運動的第二傳動機構,以及給第一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一電機2和給第二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二電機3,第一電機為步進電機2,第二電機3為變頻電機,通過鏈條4驅動第二傳動機構。鉆孔平臺1上設有鉆頭裝置,鉆頭裝置包括鉆頭5、齒輪箱11、電機12等等。還包括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感應鉆孔平臺在X軸方向位置的X軸傳感器、感應鉆孔平臺在Y軸方向位置的Y軸傳感器、感應鉆頭位置的前后傳感器,所述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驅動器電連接,驅動器輸出端與第一電機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變頻器電連接,變頻器輸出端與第二電機電連接。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把感應到的信號送到控制器,經過控制器處理后,控制器再根據自理得出的結果控制第一電機或第二電機進行工作。
在本例中,X軸方向為水平方向,所述Y軸方向為豎直方向。
鉆孔平臺1通過直線導軌6安裝于中間平臺7上,所述第一傳動機構由絲桿8和絲桿螺母9構成,絲桿8設于鉆孔平臺1上,絲桿螺母9設于中間平臺7,絲桿8與絲桿螺母9連接。
第二傳動機構由凸輪10、帶動凸輪10的轉動軸構成,凸輪10位于中間平臺7其底部,凸輪10其外邊緣與中間平臺7其底部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華星膠輥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華星膠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934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飼料粉碎裝置
- 下一篇:一種治療月經過少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