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動機缸體砂芯組合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92273.0 | 申請日: | 2012-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8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龐爭群;趙學清;洪恒發;楊欣;李偉東;符征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10 | 分類號: | B22C9/1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余麗霞 |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缸體 組合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發動機汽缸體鑄造技術領域,主要涉及發動機缸體砂芯組合結構。
背景技術
發動機汽缸體結構發雜,缸體內腔由砂芯形成,如何控制各個砂芯之間的配合間隙,一直困擾著廣大技術人員,尤其是窗口砂芯和水泵砂芯之間的間隙難以把握:如果配合間隙過小,造成窗口芯下芯難度加大,容易與水泵砂芯硬接觸,造成水泵砂芯斷裂;而配合間隙過大,水泵砂芯在鐵液的浮力作用下容易上浮與上砂型接觸,造成水泵砂芯斷芯成為廢品。由于窗口砂芯和水泵砂芯之間間隙難以控制,現有技術的水泵砂芯斷芯廢品率達到30%之多,生產成本高,效率十分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夠既能很好地平衡鑄造腔中的鐵液的浮力、避免砂芯上浮,又能保持窗口砂芯和水泵砂芯之間適當的間隙,提高生產效率的發動機缸體砂芯組合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設計的發動機缸體砂芯組合結構,包括上砂型和下砂型、設置在由上砂型和下砂型構成的型腔中的窗口砂芯、水套砂芯、水泵砂芯和前端砂芯,水套砂芯的上芯頭與窗口砂芯的下側連接,水套砂芯的下芯頭與下砂型連接,窗口砂芯設置在水泵砂芯的一側,前端砂芯設置在水泵砂芯的另一側,水泵砂芯的芯頭與前端砂芯連接,前端砂芯的芯頭與下砂型連接,窗口砂芯和水泵砂芯之間設有墊片,墊片的兩側面分別緊貼窗口砂芯和水泵砂芯。
上述墊片為四個弧形角的方形結構,便于在窗口砂芯和水泵砂芯之間放置安裝。
上述墊片為具有彈性和耐火性的多晶莫來石墊片。
本發明在窗口砂芯和水泵砂芯之間設置墊片,通過控制墊片的厚度控制窗口砂芯和水泵砂芯之間的配合間隙,即可避免窗口砂芯和水泵砂芯之間的硬接觸,又可增加窗口砂芯和水泵砂芯之間的摩擦力,很好地平衡鐵液的浮力,從而避免水泵砂芯上浮與上砂型接觸,徹底解決了水泵砂芯斷芯廢品的問題,廢品率降低到3%以下,降低了由于斷芯造成的損失,提高了生產效率,可以推廣到類似砂芯組裝結構中,在鑄造行業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墊片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水泵砂芯(5)受力分析示意圖;
圖中:1-上砂型;2-下砂型;3-窗口砂芯;4-水套砂芯;5-水泵砂芯;6-前端砂芯;7-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的發動機缸體砂芯組合結構,包括上砂型1和下砂型2、設置在由上砂型1和下砂型2構成的型腔中的窗口砂芯3、水套砂芯4、水泵砂芯5和前端砂芯6,水套砂芯4的上芯頭與窗口砂芯3的下側連接,水套砂芯4的下芯頭與下砂型2連接,窗口砂芯3設置在水泵砂芯5的一側,前端砂芯6設置在水泵砂芯5的另一側,水泵砂芯5的芯頭與前端砂芯6連接,前端砂芯6的芯頭與下砂型2連接,窗口砂芯3和水泵砂芯5之間設有墊片7,墊片7的兩側面分別緊貼窗口砂芯3和水泵砂芯5。墊片7為四個弧形角的方形結構,墊片7為具有彈性和耐火性的多晶莫來石墊片。
墊片7的結構如圖2所示,形狀為矩形,長度為30mm,寬度為18mm,厚度為2-4mm。
本發明的窗口砂芯3、水套砂芯4、水泵砂芯5、前端砂芯6和下砂型2構成鑄造腔,鑄造腔中容置鐵液,容置鐵液時水泵砂芯5受力分析如圖3所示,F1為水泵砂芯5和前端砂芯6之間的粘力,F3為鐵液浮力,F2為墊片7與水泵砂芯5之間的摩擦力,F1和F2同時作用抵消了鐵液浮力F3,避免了砂芯上浮,同時使窗口砂芯3與水泵砂芯5間隔開,從而降低了斷芯廢品率,提高了生產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922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