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信號發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92000.6 | 申請日: | 2012-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13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暉;黃建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6 | 分類號: | H04B7/06;H04L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信號 發射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通信領域中一種信號發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對無線通信系統的吞吐量和覆蓋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多輸入多輸出(Multi-input?Multi-output,簡稱為“MIMO”)技術和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簡稱為“OFDM”)技術的結合成為了熱點,如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簡稱為“LTE”)系統。在MIMO技術應用中,邏輯數據通道與物理數據通道的數量可能不是對等的,需要建立兩者的對應關系,即將邏輯數據通道(或邏輯端口)映射到物理數據通道(或物理天線端口)。目前商用的LTE系統中通常使用2邏輯端口(以下簡稱為2Port)的傳輸模式,當基站使用8個物理天線端口發射信號時,需要實現4個物理天線端口(以下簡稱為天線)到1個邏輯端口的映射,如圖1所示,圖1為現有的LTE系統中8天線2port的一種信號發射方法和實現結構。
現有技術在使用8天線發射信號時,通常采用寬波束或循環延時分集(Cyclic?Delay?Diversity,簡稱為“CDD”)的實現方式。其中寬波束實現方式是將每個物理天線的每個子載波都乘以一個相位相同的加權因子后發射信號,這種實現方式為了達到滿足小區覆蓋要求的加權后波束形狀,一些物理天線對應的發射通路必須降功率發射,造成基站發射功率的損失;CDD實現方式是將每個物理天線的每個子載波都乘以一個相位不同的加權因子后發射信號,這種實現方式帶來的性能增益可能無法彌補子載波信號波動帶來的性能損失。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兩種現有技術帶來的技術問題,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信號發射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包括2個邏輯端口和8個物理天線的通信系統中,所述2個邏輯端口為邏輯端口0、1,所述8個物理天線為物理天線0、1、2、3和物理天線4、5、6、7;包括:
將所述邏輯端口0和邏輯端口1的信號加權后映射到物理天線0、1、2、3和物理天線4、5、6、7,并發射所述信號;
其中各物理天線的加權因子的幅度均為1;
各物理天線的加權因子的相位分別為:物理天線0、4為0,物理天線1、5為Δ1*k,物理天線2、6為Δ2*k,物理天線3、7為(Δ1+Δ2)*k,并且在此基礎上物理天線0、1、2、3中任意一個天線和物理天線4、5、6、7中任意一個天線的加權因子的相位還多一個π,其中Δ1和Δ2為相鄰子載波之間的相位差,k為子載波編號。
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一方面,所述各物理天線的加權因子的相位還包括:將物理天線1、2、3的加權因子的相位分別再增加α1、β1、α1與β1的和;其中α1和β1是任意的角度值。
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各物理天線的加權因子的相位還包括:將物理天線5、6、7的加權因子的相位分別再增加α2、β2、α2與β2的和;其中α2和β2是任意的角度值。
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各物理天線的加權因子的相位還包括:將各物理天線的加權因子的相位再同時增加算中是任意的角度值。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信號發射裝置,位于包括2個邏輯端口和8個物理天線的通信系統中,所述2個邏輯端口為邏輯端口0、1,所述8個物理天線為物理天線0、1、2、3和物理天線4、5、6、7,還包括:
處理模塊,將所述邏輯端口0和邏輯端口1的信號加權后映射到物理天線0、1、2、3和物理天線4、5、6、7;
發射模塊,用于發射所述信號;
其中各物理天線的加權因子的幅度均為1;
各物理天線的加權因子的相位分別為:物理天線0、4為0,物理天線1、5為Δ1*k,物理天線2、6為Δ2*k,物理天線3、7為(Δ1+Δ2)*k,并且在此基礎上物理天線0、1、2、3中任意一個天線和物理天線4、5、6、7中任意一個天線的加權因子的相位還多一個π,其中Δ1和Δ2為相鄰子載波之間的相位差,k為子載波編號。
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結合第二方面,所述各物理天線的加權因子的相位還包括:將物理天線1、2、3的加權因子的相位分別再增加α1、β1、α1與β1的和;其中α1和β1是任意的角度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920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治霧霾的摩托車頭盔
- 下一篇:一種可發光的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