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料均勻的反應釜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91904.7 | 申請日: | 2012-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089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昊江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師事務所 53110 | 代理人: | 岳亞蘇 |
| 地址: | 401324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均勻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反應釜,尤其涉及一種混料均勻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現有反應釜的攪拌器,一般由反應釜蓋子上的電機帶動減速器,再通過一根長軸連接攪拌器構成。其攪拌功率高,且所在位置較高,在物料少的時候,物料位于反應釜的底部,反應液面較低,則無法對物料進行攪拌。并且現有攪拌器的功率不可調,無法根據物料的量的多少,以及物料的濃稠度的不同等調節合適的攪拌速度。在物料量少或者物料濃稠度低的時候,使用現有攪拌器進行攪拌造成了能源的浪費;在物料量過多或者物料濃稠度過高的時候,可能造成攪拌不充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混料均勻的反應釜,它能夠有效地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在物料量少時,也能進行充分的攪拌;另外,可以根據物料量以及物料濃稠度對攪拌器進行調節,在實現充分攪拌的同時節約了能源。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混料均勻的反應釜,包括反應釜容器,所述反應釜容器的底部安裝有多組攪拌裝置。
作為優選,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位于反應釜容器內部的攪拌器和位于反應釜容器外部的動力裝置,所述攪拌器通過穿出反應釜容器壁的轉軸與動力裝置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轉軸在反應釜容器壁的穿出位置設置有密封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動力裝置由電機和減速器組成。
作為優選,所述攪拌裝置為三組,并沿反應釜容器的周向均勻分布。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反應釜底部安裝攪拌裝置代替傳統的長桿式攪拌器,由于攪拌裝置安裝在反應釜底部,在當物料很少時也可以充分攪拌。由于設置有多個攪拌裝置,依據物料量的多少以及物料的濃稠度高低,可以根據需要打開需要數量的攪拌裝置,在實現充分攪拌的同時節約了能源。從而,增加了反應釜的生產適應能力,實用性更強。攪拌裝置在對物料進行攪拌時,使物料產生離心運動,在物料沿反應釜內部周向流動的同時,又使下方的物料沿反應釜的內壁由下至上流動,物料流動到上方之后,由于重力原因,物料從反應釜的中心向下流動,如此形成循環流動,從而使得混料更均勻。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反應釜容器;2、攪拌器;3、動力裝置;4、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混料均勻的反應釜,包括反應釜容器1,所述反應釜容器1的底部安裝有攪拌裝置。由于攪拌裝置安裝在反應釜容器1底部,在當物料很少時也可以進行充分攪拌。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位于反應釜容器1內部的攪拌器2和位于反應釜容器1外部的動力裝置3,所述攪拌器2通過穿出反應釜容器壁的轉軸4與動力裝置3連接,所述轉軸4在反應釜容器壁的穿出位置設置有密封結構。該密封結構屬于現有結構,一般采用在轉軸4上設置密封軸承,密封軸承與反應釜容器壁之間形成密封,該結構屬于該領域公知技術,具體結構在此不再贅述。所述動力裝置3由電機和減速器組成,本實施例中采用帶有減速器的減速電機。工作時,減速電機通過轉軸4帶動攪拌器2轉動,即可實現對反應釜容器1內部的物料的攪拌。攪拌器2在對物料進行攪拌時,使物料產生離心運動,在物料沿反應釜容器1內部周向流動的同時,又使下方的物料沿反應釜容器1的內壁由下至上流動,物料流動到上方之后,由于重力原因,物料從反應釜容器1的中心向下流動,如此形成循環流動,從而使得混料更均勻。
所述攪拌裝置為多組,本實施例中,所述攪拌裝置為三組,并沿反應釜容器1的周向均勻分布。由于設置有多個攪拌裝置,依據物料量的多少以及物料的濃稠度高低,可以根據需要打開相應數量的攪拌裝置,在實現充分攪拌的同時節約了能源。從而,增加了反應釜的生產適應能力,實用性更強。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昊江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昊江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9190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