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音頻接口的讀卡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591793.X | 申請日: | 2012-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146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黃剛;王四軍;白婧;孟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7/00 | 分類號: | G06K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音頻接口 裝置 | ||
1.一種基于音頻接口的讀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音頻接口、供電電路、主控芯片、接觸卡接口和非接觸卡接口;
音頻接口,用于:建立移動終端和主控芯片之間的音頻通信連接,并將移動終端提供的低電平輸出到供電電路;
供電電路,用于:將移動終端通過音頻接口輸入的低電壓傳換成供電電壓輸出到主控芯片,所述供電電壓為主控芯片提供工作電源;
主控芯片,用于:
檢測接觸型卡是否接入接觸卡接口以及用于檢測非接觸型卡是否接入非接觸卡接口;
在檢測到接觸型卡接入到接觸卡接口后,通過接觸卡接口與接觸卡建立通信連接,將移動終端通過音頻接口發送的第一數據解碼后通過已建立的通信連接發送至接觸型卡,并將接觸型卡通過已建立的通信連接返回的第二數據編碼后通過音頻接口發送到移動終端;
在檢測到非接觸型卡接入到非接觸卡接口后,通過非接觸卡接口與非接觸卡建立通信連接,將移動終端通過音頻接口發送的第三數據解碼后通過已建立的通信連接發送至非接觸型卡,并將非接觸型卡通過已建立的通信連接返回的第四數據編碼后通過音頻接口發送到移動終端;
接觸卡接口,用于:提供主控芯片和接觸卡之間的通信連接;
非接觸卡接口,用于:提供主控芯片和接觸卡之間的通信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包括:
檢測模塊,用于:
檢測接觸型卡是否接入接觸卡接口以及用于檢測非接觸型卡是否接入非接觸卡接口;
在檢測到接觸型卡接入接觸卡接口后,通過接觸卡接口與接觸卡建立通信連接,
在檢測到非接觸型卡接入非接觸卡接口后,通過非接觸卡接口與非接觸卡建立通信連接;
解碼模塊,用于:
在接觸卡接口與接觸卡建立通信連接后,將移動終端通過音頻接口發送的第一數據解碼后通過已建立的通信連接發送至接觸型卡;
在非接觸卡接口與非接觸卡建立通信連接后,將移動終端通過音頻接口發送的第三數據解碼后通過已建立的通信連接發送至非接觸型卡;
編碼模塊,用于:
在接觸卡接口與接觸卡建立通信連接后,將接觸型卡通過已建立的通信連接返回的第二數據編碼后通過音頻接口發送到移動終端,
在非接觸卡接口與非接觸卡建立通信連接后,將非接觸型卡通過已建立的通信連接返回的第四數據編碼后通過音頻接口發送到移動終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進一步包括:
解密模塊,用于對移動終端通過音頻接口發送的第一數據以及第三數據進行解密;
加密模塊,用于對接觸型卡通過已建立的通信連接返回的第二數據以及第四數據進行加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頻接口包括:
右聲道,用于將移動終端提供的低電平輸出到供電電路;
左聲道,用于移動終端向主控芯片發送第一數據和第三數據;
麥克,用于主控芯片向移動終端發送第二數據和第四數據;
接地端,用于接地。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卡接口為:
ISO?7816接口。
6.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觸卡接口為:
ISO?14443接口。
7.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電路為:
6倍升壓電路和降壓芯片,
所述6倍升壓電路,用于將移動終端通過音頻接口輸入的低電壓升壓6倍;
所述降壓芯片,用于將升壓6倍后的高電壓轉換成供電電壓輸出到主控芯片,所述供電電壓為主控芯片提供工作電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9179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