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段式大棚蘆筍高產栽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89769.2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14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施渭堯;呂偉德;施建軍;張旭娟;王國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佳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22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段式 大棚 蘆筍 高產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蔬菜栽培領域,涉及一種蘆筍栽培方法,更具體的說是一種二段式大棚蘆筍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蘆筍(Asparagus?officinallis.L),又名石刁柏,為百合科天門冬屬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莖供食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價值,是一種品味兼優的名貴蔬菜,有鮮關芳香的口味,纖維柔軟可口,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具有豐富的營養和較高的藥用價值,是一種高檔營養保健蔬菜,被列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具有“蔬菜之王”的美譽,蘆筍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極為暢銷的綠色保健蔬菜。
蘆筍原產于歐洲海岸溫暖地帶。歐洲栽培蘆筍已有2000多年歷史,多年以來蘆筍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暢銷不衰,在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對蘆筍的需求一直呈現直線上升趨勢。目前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種植蘆筍,但面積都不大。蘆筍的栽培品種傳入我國大約是在19世紀末或20世紀初,距今有百余年歷史,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蘆筍種植、出口基地。
蘆筍栽培方式主要包括傳統的露地栽培和現代的大棚設施栽培。在蘆筍露地栽培中,由于育苗期及冬季休眠長,采筍時間短,導致蘆筍產量較低,特別在炎熱的夏季,嫩葉容易灼傷引發日灼病,蘆筍產量低且質量差。在蘆筍大棚栽培中,通常進行播種育苗,加上連作障礙,前期產量低,投資成本高,影響大棚生產效益,而且產品質量也不能很好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通過二段式宿根密植栽培方法實現蘆筍的大棚高產優質栽培。通過本發明方法生產的蘆筍產量高、質量好,且本發明方法生產成本低,可有效提高蘆筍產量以及大棚生產效益率。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二段式大棚蘆筍高產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幾個工序:
(1)露地培選育2-3年生蘆筍根株,培育健壯優良的蘆筍根株是大棚栽培的關鍵,也是本發明栽培方法的第一段,
(2)定植棚準備,
(3)標準畦制作,
每標準棚按四畦開溝,其中:中間兩畦要求畦寬1.0-1.3m、畦溝寬0.45m,并在畦中間開寬0.6m、深0.4m的定植溝;兩邊畦要求畦寬0.8m、畦溝寬0.3m,并開寬0.5m、深0.4m的定植溝,
(4)種植營養土配制與施用,
按每標準棚施足腐熟畜糞肥1500kg、菜餅25kg、生石灰20kg、蘆筍專用有機復合肥25kg,以腐熟畜糞肥施下層、菜餅施中間,將蘆筍專用有機復合肥、生石灰與土壤充分混勻后配成培養土施在上層,將畦溝填平做成龜背狀,畦面的土壤要整碎,
(5)挖根處理與移栽定植,
這是進入本發明栽培方法的第二段。初霜后挖取蘆筍根株,去除地上部莖葉,30mg·kg-1赤霉素浸根或均勻地噴灑在蘆筍根株上,打破休眠和促使鱗芽萌動。為預防根株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染病腐爛,并用4%農抗120濃度600倍液浸泡蘆筍根株10~20min,進行根株消毒處理,
在定植溝上開一條寬10cm、深12~15cm的小溝,中間兩畦各2條,兩邊兩畦各1條,將選留好的蘆株每畦1行高密植栽培,根株栽植于1月中旬前完成,栽培方法為:按株距12cm排擺好,鱗芽必須朝上并保持平整,再用種植營養土填充根株空隙,邊撒土邊擺根株,使種植營養土填實,在根株上再覆種植營養土5~8cm厚,澆定根水,
(6)定植后管理,
生長期采用滴灌系統進行灌溉施肥,栽植之后按每20~30cm寬在畦面鋪1根滴灌軟管,再覆膜保水保濕,
定植后立即加扣小拱棚,促進鱗芽萌發,保證及時出筍。栽植后到抽莖前白天溫室內溫度應為25~30℃,夜間土壤最低溫度應不低于8℃,采筍期間應隨時拔除畦內雜草,每周結合灌水每667m2施入尿素2~3kg,蘆筍嫩莖出地面后,應早鏟除細弱、彎曲、畸形莖,以免其消耗養分影響產量。
優選的是,本發明步驟(1)中的蘆筍根株,要求生長健壯,無病害,株高1-1.5m,地上莖5~6條,宿根8-10條,根長20~25cm。
優選的是,本發明步驟(2)中要求在冬季溫室內溫度在8℃以上。
優選的是,本發明步驟(4)中腐熟畜糞肥是指豬糞與牛糞按重量1∶1的混合畜糞肥;菜餅指菜籽餅或大豆餅。
優選的是,本發明步驟(5)中采收蘆筍嫩莖時按每隔20~25留母莖1支。
優選的是,本發明步驟(5)中的種植營養土是指按重量比園土∶泥炭=6∶4的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佳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佳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97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