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差分低功耗低噪聲放大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9611.5 | 申請日: | 2012-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85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建輝;楊仲盼;李紅;陳超;白春風;劉智林;尹海峰;徐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F1/26 | 分類號: | H03F1/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夏雪 |
| 地址: | 21413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差分低 功耗 低噪聲放大器 | ||
1.一種全差分低功耗低噪聲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該放大器包含共源級放大器和共柵級放大器;其中,共源級放大器包括第一和第二N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N1和N2)、第一和第二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1和P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五至第八電阻(R5-R8)和第一至第五電容(C1-C5);共柵級放大器包括第三和第四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3和P4)以及第三和第四電阻(R3和R4);
差分輸入信號正端(Vin+)接第一和第三電容(C1和C3)的下極板以及第四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4)的源極;差分輸入信號負端(Vin-)接第二和第四電容(C2和C4)的下極板以及第三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3)的源極;第一和第二電容(C1和C2)的上極板分別接第一和第二N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N1和N2)的柵極;第一和第二電容(C1和C2)的上極板又分別接第七和第八電阻(R7和R8)的正端,第七和第八電阻(R7和R8)的負端由第一偏置電壓(Vb1)提供偏置;第一和第二N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N1和N2)的源極都接地;第一N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N1)的漏極連接第一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1)的漏極以及第一和第三電阻(R1和R3)的正端;第二N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N2)的漏極連接第二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2)的漏極以及第二和第四電阻(R2和R4)的正端;第一電阻(R1)負端和第二電阻(R2)的負端連接,并且連接第五電容(C5)的上極板;第五電容(C5)的下極板接地;第三電阻(R3)的負端連接第三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3)的漏極,并且作為差分輸出負端(Vout-);第四電阻(R4)的負端連接第四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4)的漏極,并且作為差分輸出正端(Vout+);第三和第四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3和P4)的柵極連接,分別連接第五和第六電阻(R5和R6)的負端,由第二偏置電壓(Vb2)提供偏置;第五電阻(R5)的正端與第三電容(C3)的上極板連接,并且連接第一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1)的柵極;第六電阻(R6)的正端與第四電容(C4)的上極板連接,并且連接第二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2)的柵極;第一和第二P型金屬氧化物晶體管(P1和P2)的源極連接電源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961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通用信號調理電路
- 下一篇:Doherty功率放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