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企業用電提高負荷率與降低最大需量的分析智能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8742.1 | 申請日: | 2012-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80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2 |
| 發明(設計)人: | 邵文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太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50/06 | 分類號: | 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15021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企業 用電 提高 負荷 降低 最大 分析 智能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企業用電提高負荷率與降低最大需量的跟蹤分析及其優化、調控、評價系統,尤其涉及一種企業用電負荷波動三階三元素跟蹤分析和最大需量與時域的分析,及其優化、調控評價系統。
背景技術
電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電力需求越來越大。為了緩解電力能源供應緊張局面,提高電能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我國制定了“開發與節約并重,近期把節約放在優先地位”的能源方針政策。節電是國家發展經濟的一項長期戰略方針,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它有利于減輕電網的電力需求,緩解能源短缺現狀;有利于提高經濟增長率和社會效益;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
在這方面,電力需求側管理(Power?Demand?Side?Management,簡稱DSM)大有作為。電力需求側管理是國際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緩解電力供應緊張狀況,提高電力供應效率的重要舉措。有關專家預測,如果實施有效的需求側管理,到2020年,我國可減少裝機1億kw左右,超過5個三峽工程的裝機容量,這將大大緩解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同時還可以節約8000億到10000億元的投資。由此可見,在我國實施需求側管理的潛力是非常大的,而負荷管理系統又是需求側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
為了降低電力需求和減少電量消耗,電網及電力用戶應對所轄變配電設備及用電終端設備進行負荷管理和能效管理,針對所有需求側用電設備提出系統的監測、優化及決策方案,它是實現大規模節電效益,降低單位GDP能耗行之有效的措施。
電能管理系統首先對需求側進行電能使用的指標實時檢測,進行電能信息采集,并存儲至中央數據處理器,最后作出科學分析,但僅有這些基本的功能還不能滿足中國當前節能降損的目的,還需提供電能管理的服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企業用電提高負荷率的負荷波動三階三元素跟蹤分析和最大需量與時域分析及優化、調控評價系統,其能夠及時有效地發現負荷波動源和最大需量與時域,以及定位何種配電線路的終端設備單元的負荷影響到總電源的最大負荷與最大需量,以便采取負荷需量優化措施,提高用電負荷率、降低最大需量,從而均衡負荷曲線,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一種企業用提電高負荷率與降低最大需量的分析智能系統,其包括通過網絡相互通信的電能檢測儀、通訊管理機及電能監管端中央數據處理器,所述分析為負荷波動三階三元素跟蹤分析和最大需量與時域分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能監管端中央數據處理器包括數據庫模塊、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的專家庫模塊及對負荷波動三階三元素跟蹤分析和最大需量與時域分析的負荷需量模塊、負荷需量優化和優化評價模塊,以及標準庫模塊及決策模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能檢測儀與用電的配用電設備相連接以采集配用電設備的電能指標參數數據。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專家模塊包括如下子模塊:電能可視化處理模塊、配網診斷系統模塊、能源審計與評價系統模塊、以及符合需量分析系統模塊、負荷需量優化系統模塊和負荷需量優化評價系統模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標準庫模塊包括如下子模塊:用電水平評價標準庫、企業能耗標準庫、產品電能耗標準庫、電力污染評價標準庫和電能質量標準庫。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三階三元素跟蹤分析是對電力總電源、配用電主干線和用電終端設備的三階次用電節點進行負荷率、最大負荷出現的時間及負荷占比率三個元素進行跟蹤分析。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三階三元素分析還包括對所述電力總電源、配用電主干線和用電終端設備逐一統計分析其日平均負荷與最大負荷,并通過最大需量與時域的三階次曲線與圖表數據進行跟蹤分析。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由所述負荷需量優化和優化評價模塊、及專家庫模塊與標準庫有關子模塊對跟蹤分析所判定的配用電設備的波動源及抬高最大需量的主要終端設備進行最終評估,并采取負荷調控技術措施對負荷曲線優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企業用電提高負荷率與降低最大需量的分析智能系統對電力負荷的三階三元素跟蹤分析,找到用電終端設備的負荷波動源,并采取相應的負荷調控技術與管理措施,提高負荷率,降低最大需量,達到了均衡用電、有序用電、電力資源優化配置、降損節電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企業用電提高負荷率與降低最大需量的分析智能系統的硬件組成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太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太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87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