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100%大豆蠟蠟燭的制作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8399.0 | 申請日: | 2012-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64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索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金王應用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1C5/00 | 分類號: | C11C5/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宋蓮英 |
| 地址: | 26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100 大豆 蠟燭 制作 工藝 | ||
發明提供了一種100%大豆蠟蠟燭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將粘上燈芯的胎模提前預熱到40~50℃備用;B、將熔點為42℃和52℃的兩種大豆蠟按重量份比為40~60∶60~40的比例混合,加熱完全熔化后,加入結晶改性劑,充分混合后在70~75℃下澆鑄到胎模中;C、將環境溫度控制在18~25℃,冷卻成型;D、將環境溫度控制在30~35℃下陳化48小時,使蠟液緩慢冷卻,形成穩定的結晶形態。該工藝實現了大豆蠟完全取代石蠟,達到100%的添加,通過添加結晶改性劑,促使大豆蠟不同組分的結晶同步化,從而抑制了香精等小組分的遷移,制得收縮小的不脫壁杯灌蠟,該制品結構致密,晶型單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蠟燭制作工藝,特別涉及一種100%大豆蠟蠟燭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蠟燭的制造原料主要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石蠟,石蠟在點燃時不僅造成污染,還會危害人體健康。而大豆蠟是純天然產品,與石蠟相比不含石油及其它有害化學成分,完全無毒,同時還有其獨特的天然香味,因此越來越受到蠟燭消費者的喜愛。但是天然大豆蠟結構比較復雜,容易出現高溫出油以及冷卻過程中存在不同步現象和常見的同質多晶現象,該現象導致香精和蠟體分離析出以及蠟體不同組分分離造成的重結晶,易使產品出現結晶不均勻、表面出花的問題,因此在蠟燭中所占的比例受到一定的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100%大豆蠟蠟燭的制作工藝,使用部分氫化的大豆蠟,通過添加結晶改性劑,實現大豆蠟的100%添加。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100%大豆蠟蠟燭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將粘上燈芯的胎模提前預熱到40~50℃備用;
B、將熔點為42℃和52℃的兩種大豆蠟按重量份比為40~60∶60~40的比例混合,加熱完全熔化后,加入結晶改性劑,充分混合后在70~75℃下澆鑄到胎模中;
C、將環境溫度控制在18~25℃,冷卻成型;
D、將環境溫度控制在30~35℃下陳化48小時,使蠟液緩慢冷卻,形成穩定的結晶形態。
優化的,所述熔點為42℃和52℃的兩種大豆蠟為氫化大豆蠟。
優化的,上述步驟A和B所述胎模的材質為透明玻璃。
優化的,上述步驟B所述的結晶改性劑為肉豆蔻酸異丙酯和(或)月桂酸甲酯。
優化的,肉豆蔻酸異丙酯或月桂酸甲酯單獨作為結晶改性劑時,所添加的結晶改性劑重量為大豆蠟總重量的2%。
優化的,肉豆蔻酸異丙酯和月桂酸甲酯混合作為結晶改性劑時,所添加的結晶改性劑重量為大豆蠟總重量的1.5%。
優化的,肉豆蔻酸異丙酯和月桂酸甲酯混合作為結晶改性劑時,二者以重量比為1:1比例混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工藝實現了大豆蠟完全取代石蠟,達到100%的添加,通過添加結晶改性劑,促使大豆蠟不同組分的結晶同步化,從而抑制了香精等小組分的遷移,并制得收縮小的不脫壁杯灌蠟,該制品結構致密,晶型單一;同時本發明工藝還解決了蠟燭表面出花,高溫出油和低溫開裂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一種100%大豆蠟蠟燭的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將粘上燈芯的透明玻璃胎模提前預熱到40~50℃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金王應用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金王應用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83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產肴肉的煮制鍋
- 下一篇:可調式安全蚊香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