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產苗種孵化繁育的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1210588229.2 | 申請日: | 2012-12-29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16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發明(設計)人: | 孫茜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凱潤淡水養殖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紅星 |
地址: | 300385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產 苗種 孵化 繁育 方法 | ||
1.一種水產苗種孵化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驟進行:
(1)苗種繁育、養殖前10-15天,用80目的紗網過濾進水50厘米,經3-4天即可培養出良好水色和透明度,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待魚種下塘時,池水富含餌料生物,有益菌和藻類成為優勢種群;理想的水質透明度應在25-30cm,水色呈茶褐色或黃綠色;池塘清整后不施有機肥的,若池塘加水后,水質太清瘦,則每畝可施少量有機熟肥化汁潑灑;調換水原則是:
①春季養殖水位要控制低些,應根據氣溫上升和魚體生長而逐步加水,每次加高10cm,直至養殖水位控制到1.5~2.0米為止;
②當達到最大控制水位后,水質調控可用調水法,當水色不好時,加大注入茭白種植區的水量和流量;此時,水質好流量小,水質差流量大;白天流量小,后半夜流量大;有風天流量小,無風天流量大;
③定期使用微生物試改善水質;為降解池中銨氮及亞硝酸鹽的含量,提高魚類免疫能力,特別是在難于加注新水的池中,一定要經常性的使用微生物試劑即光合細菌、EM菌,保證水質“肥、活、嫩、爽”;在養殖期內,養殖水體的pH值控制在7.2-8.5;溶解氧≥4mg/L;在溶解氧不達標時,要適時開啟増氧設備;
(2)親魚培育和優選:親魚培育和原緣引進→標準池塘培育→可逆環境篩選→人工繁殖→產后培育→篩選淘汰分池;選擇親魚體質健壯,無病,無傷;一般選擇1齡以上親魚,親魚在使用前經歷了4次篩選,一般在幼魚達到250g-300g時,挑選尾紋鮮艷、尾帶整齊,體較長,沒有畸形的,雌雄親魚比例以2:1,經多級篩選通過自交、雜交方式進行苗種生產;當春季水溫穩定在18℃時,開始進行催產繁殖,繁殖方法可采取自然產卵或人工催產授精,自然產卵即取選好的成熟親魚,按雌雄比例?1∶6?或2∶10配組,放入產卵池,產卵池必須預先消毒,清除野雜魚,面積以1-2畝為宜,水深1米,池內設置人工魚巢,經消毒后,懸掛于水面下0.5米的水中,待產卵結束后,將魚巢取出,經3-5%的食鹽水浸洗5-10分鐘后,移入消毒過的苗種池內孵化、淘汰,保證良種性狀的優良純正;
(3)苗種培育:育苗池水中的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加藻液調控透明度50cm;放苗密度30000-50000尾/立方米;育苗池與孵化用水的水溫溫差不超過1℃,鹽度差不超過3‰,魚苗開食后主要吃輪蟲和原生動物之類的浮游動物,隨著魚體長大,食性隨之向大型浮游生物轉化,同其他魚苗一樣,魚苗的放養密度每畝不超過30萬尾,經過30天的培育,可以長到一寸的夏花魚種;再經120-150天飼養,可以長至13厘米的大規格魚種,也可由夏花經套養或混養,直接養成商品魚;
(4)餌料科學配制保證營養合理,餌料配制的成分:豆粕25-30份、麩皮25-40份、玉米8-20份、苜蓿粉5-10份、添加劑0.5-2份土霉素、苦楝樹樹葉1-3份;
(5)做好病害預防
1)苗種生產:通過自交:兩條同種同品質優質親魚,通過人工催產受精所培育的苗種)、雜交方式進行苗種生產,
2)繁殖
當春季水溫穩定在18℃時,開始進行催產繁殖,
繁殖方法可采取自然產卵或人工催產授精,自然產卵即取選好的成熟親魚,按雌雄比例?1∶6?或2∶10配組,放入產卵池,
產卵池必須預先消毒,清除野雜魚,面積以1-2畝為宜,水深1米左右,池內設置人工魚巢,經消毒后,懸掛于水面下0.5米的水中,待產卵結束后,將魚巢取出,經3-5%的食鹽水浸洗5-10分鐘后,移入消毒過的苗種池內孵化
3)苗種培育
魚苗開食后主要吃輪蟲和原生動物之類的浮游動物,隨著魚體長大,食性隨之向大型浮游生物轉化,同其他魚苗一樣,直接影響其生長和成活的主要因素是適口餌料的多少,一般魚苗的放養密度每畝不超過30萬尾,經過30天的培育,可以長到一寸左右的夏花魚種,再經120-150天飼養,可以長至13厘米以上的大規格魚種,也可由夏花經套養或混養,直接養成商品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凱潤淡水養殖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凱潤淡水養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822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安全門禁系統及分布式安全系統
- 下一篇:載客車輛人數統計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