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防河岸被河水沖刷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86546.0 | 申請日: | 2012-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53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康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康德 |
| 主分類號: | E02B3/12 | 分類號: | E02B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5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防 河岸 河水 沖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江河治理技術。
背景技術
在江河的堤岸,在河水沖刷下,經常會造成堤岸的土沙被沖走,甚至垮堤,因為河水的不穩定性,河水時而大、時而小,特別是發洪水的時候,河水的沖擊更大。通常人們在堤岸坡上鋪上一層石板,但是往往河水會將石板下的泥沙沖刷掉,造成石板的塌陷。
經檢索專利文獻,發現有CN01805787.X號專利“用于水土流失控制和岸防工事的方法以及用于水土流失控制和岸防的結構”,提出“一種用于土壤侵蝕控制工事的方法,其能夠通過使用鋼纜和鋼網而不需要大量的建設勞力和巨大成本來防止峽谷的床和岸免受山洪的侵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至少兩根縱向纜索(1)直接或間接地固定到固定物(2)上;通過使用至少兩根間隔適當距離的橫向纜索(5)來將許多個縱向纜索彼此固定;通過使用所述縱向纜索和連接到這些縱向纜索上的橫向纜索或者錨固纜索將至少兩張網(3)錨固住,其中該網(3)的數目對應于橫向纜索的數目,通常使這些網與水流相對,從而這些網在從上游側到下游側的方向上以適當的間隔布置在山洪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預防河岸被河水沖刷的裝置。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或其設計原理)是:方案一:制作三角柱(2),若干個,如圖1所示。三角柱(2)的俯視(或仰視)是三角形的,最好是:直角三角形(即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也稱為:等腰三角形(即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如圖2所示。三角柱(2)可以是上下均一樣大,也可以上小、下大,如圖3所示。在河岸插入若干個三角柱(2),大的一面向河岸,小的一面向河流;三角柱(2)的直面朝河流上流,斜面朝河流下流,三角柱(2)的直面與河面基本上成900角。兩個三角柱(2)之間的距離根據河水流動沖刷的狀況,可以是幾米到幾十米,如圖4所示。
方案二:制作梯形柱(5),若干個,如圖5所示。梯形柱(5),可以是上下均一樣大,也可以上小、下大,如圖6所示。在河岸插入若干個梯形柱(5),大的一面向河岸,小的一面向河流,如圖7所示。
本發明的特點是:因為有三角柱(2)、梯形柱(5)的作用,當河水流動時,河水沖擊到三角柱(2)、梯形柱(5),沒有沖擊到河岸,就不會造成河岸的土沙被沖走;而且,因為有了三角柱(2)、梯形柱(5),河水中的泥沙被三角柱、梯形柱檔住,沉積在三角柱(2)、梯形柱(5)內(即河岸處),增加了河岸的泥沙,如圖4所示。
附圖說明
圖1:三角柱的立體圖。?????圖2:三角柱的俯視(或仰視)圖。
圖3:三角柱上小下大的立體圖。
圖4:河岸插入若干個三角柱的俯視圖。
圖5:梯形柱的立體圖。
圖6:梯形柱上小下大的立體圖。
圖7:河岸插入若干個梯形柱的俯視圖。
圖中:(1)河岸線;(2)三角柱;(3)---→為水流及水流方向;(4)沉積在三角柱內的泥沙;(5)梯形柱。????????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結合附圖1~4來說明該實施例。在河岸(1)插入若干個三角柱(2),三角柱(2)的俯視基本是等邊三角形(即兩個斜角的角度為45度);三角柱(2)的直面朝河流上流,斜面朝河流下流,三角柱(2)的直面與河岸(1)基本上成900角。三角柱(2)在河水部分,從河面直插入河底,可以再插入河底下0.2—1.00米;在河岸部分,三角柱(2)也同樣插入同樣的深度。
三角柱(2)可以用石塊,也可用鋼筋混凝土澆筑;鋼筋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首先挖出深槽,深槽的下面與側面用板材(木板、塑料板等)隔離開,形成空間,再在空間內紡織鋼筋,最后澆灌入混凝土。三角柱(2)可以是上下均一樣大,也可以上小、下大,如圖3所示。
實施例2:結合附圖5~7來說明該實施例。在河岸(1)插入若干個梯形柱(5),梯形柱(5),大的一面向河岸,小的一面向河流,如圖7所示。梯形柱(5),在河水部分,從河面直插入河底,可以再插入河底下0.2—1.00米;在河岸部分,也同樣插入同樣的深度。
梯形柱(5)可以用石塊,也可用鋼筋混凝土澆筑;鋼筋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首先挖出深槽,深槽的下面與側面用板材(木板、塑料板等)隔離開,形成空間,再在空間內紡織鋼筋,最后澆灌入混凝土。梯形柱(2)可以是上下均一樣大,也可以上小、下大,如圖6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康德,未經張康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65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