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束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5861.1 | 申請日: | 2012-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14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M·萊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曼柴油機和渦輪機歐洲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8/06 | 分類號: | B01J8/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陳浩然;楊國治 |
| 地址: | 德國奧***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束 反應器 | ||
1.一種用于催化的氣相反應的管束反應器,其帶有:
-成束的反應管,其被柱形的反應器罩包圍,所述反應器罩構造罩腔,在其中所述反應管被載熱體環流,其中,所述反應管被反應氣體流過;
-載熱體-前行環形通道和載熱體-回行環形通道,其相應在柱體的端部區域中包圍所述反應器罩且經由大量罩口與所述罩腔處于流動連接,其中,至少所述回行環形通道沒有子通道;
-剛好一個外置的泵,其進口聯接到所述載熱體-回行環形通道處而其出口聯接到所述載熱體-前行環形通道處并且其使所述載熱體在通過所述前行環形通道、所述罩腔和所述回行環形通道的回路中循環;
-接到所述回路中的外置的主換熱器,其出口聯接到所述載熱體-回行環形通道處且經由其將載熱體流的一部分作為換熱器-回流導入所述載熱體-回行環形通道中,
-其中,所述泵和所述主換熱器到所述載熱體-回行環形通道處的聯接部位在其縱向上彼此錯置,并且
-其中,所述載熱體-回行環形通道在所述主換熱器的聯接部位處由橫向于環形通道縱軸線伸延的間隔壁分成兩個環形通道區段,其相應具有用于所述主換熱器的區段-聯接部位,以便將所述換熱器-回流劃分到所述兩個環形通道區段上,
其特征在于,
-從所述主換熱器(4)導入所述環形通道區段(35,36)中的區段-載熱體流(38,39)彼此間的量比相應于所述兩個環形通道區段(35,36)彼此間的長度比,
-每個環形通道區段(35,36)具有用于產生回行流(45,46)圍繞所述環形通道區段(35,36)的縱軸線的旋轉的至少兩個裝置(44)并且
-所述裝置(44)沿著所述環形通道區段(35,36)分布地來布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束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換熱器(4)的出口(27)通過聯接通道(25)聯接到所述載熱體-回行環形通道(17)處并且在所述聯接通道(25)中布置有用于將所述換熱器-回流按比例地劃分到所述兩個環形通道區段(35,36)上的裝置(3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束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從所述主換熱器(4)的出口(27)至到所述兩個環形通道區段(35,36)處的所述聯接部位(34)的流動路徑的長度彼此相偏差而所述劃分裝置(37)在所述聯接通道(25)中的構造和/或布置也平衡這些偏差。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束反應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副換熱器(5)聯接到所述主換熱器(4)處并且每個副換熱器(5)的回流(32)同樣經由所述劃分裝置(37)來引導。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管束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換熱器(4)的聯接部位(34)與所述外置的泵(3)的聯接部位(33)彼此錯置90°至180°來布置。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管束反應器,其特征在于,用于產生旋轉的所述至少兩個裝置(44)相應是導向板(50),其安裝在通道壁(6,49,51a,51b)中的至少一個通道壁(49)處且構造成垂直于所述環形通道縱軸線在所述回行流(45,46)中產生切向的速度分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束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在從所述罩口(19)離開的載熱體-部分流(47)的流動方向上相應布置有用于產生旋轉的裝置(52),其通過轉向給相應的所述部分流(47)施加切向的速度分量。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管束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3)之前在所述兩個環形通道區段(35,36)的匯合處安裝有用于消除旋轉的裝置(5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管束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54)具有多個水平的、豎直相間隔的板(55),其在所述環形通道區段-載熱體流(45,46)的流動方向上相應最后的罩口(19)之后在所述兩個環形通道區段(35,36)的整個寬度上延伸直至進入泵入口(20)中并且由此構造相應帶有在所述環形通道區段(35,36)中的兩個進入側(58,59)和在所述泵入口(20)中的排出側(60)的間隙(57)。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管束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57)交替地在所述兩個進入側(58,59)之一的高度上至少部分地封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曼柴油機和渦輪機歐洲股份公司,未經曼柴油機和渦輪機歐洲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586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