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偽圖案的制造方法及具有防偽圖案的產品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4997.0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53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胡毓水;霍珊珊;丁景華;程燕;翟福甡;孫健;楊素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M3/14 | 分類號: | B41M3/1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劉劍波 |
| 地址: | 10007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偽 圖案 制造 方法 具有 產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偽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防偽圖案的制造方法及具有防偽圖案的產品。
背景技術
目前通過利用諸如防偽油墨的材料實現印刷防偽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常用的手段是通過紫外防偽油墨或紅外防偽油墨來印制防偽圖案,通過紫外線或紅外線對防偽圖案進行照射,以顯示出防偽圖案或文字,從而實現防偽的目的。
然而,這些手段也存在缺陷。即防偽圖案的防偽效果僅單純依賴于紫外防偽油墨、紅外防偽油墨、磁性材料或其任意結合的特性,因此仿制較為容易,導致防偽性能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偽圖案的制造方法及具有防偽圖案的產品,利用各圖案部分在不同觀察條件下的可視效果,從而可以提高防偽圖案的防偽性能。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防偽圖案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預設的基底層上印刷防偽圖案,其中防偽圖案至少包括第一圖案部分和第二圖案部分,其中第一圖案部分利用第一材料進行印刷,第二圖案部分利用第二材料進行印刷;
其中在可見光范圍內,通過濾光片觀察,第一圖案部分呈現出的顏色與第一圖案部分在可見光下呈現的顏色不同,第二圖案部分不可見,其中濾光片的波長范圍包括可見光范圍和紅外線范圍;
在紅外線的照射下,第一圖案部分不可見,第二圖案部分可見。
優選的,第一材料為非磁性材料,第二材料為磁性材料。
優選的,第一材料為非磁性油墨,第二材料為磁性油墨。
優選的,濾光片的波長范圍為550nm-820nm。
優選的,紅外線的波長大于750nm。
優選的,第一材料和/或第二材料中含有至少一種類型的熒光材料,其中不同類型的熒光材料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呈現的顏色不同。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具有防偽圖案的產品,該產品包括:
基底層,用于承載防偽圖案;
防偽圖案層,涂覆在基底層上,其中在防偽圖案層中印刷有防偽圖案,防偽圖案至少包括第一圖案部分和第二圖案部分,其中第一圖案部分利用第一材料進行印刷,第二圖案部分利用第二材料進行印刷;
其中在可見光范圍內,通過濾光片觀察,第一圖案部分呈現出的顏色與第一圖案部分在可見光下呈現的顏色不同,第二圖案部分不可見,其中濾光片的波長范圍包括可見光范圍和紅外線范圍;
在紅外線的照射下,第一圖案部分不可見,第二圖案部分可見。
優選的,第一材料為非磁性材料,第二材料為磁性材料。
優選的,第一材料為非磁性油墨,第二材料為磁性油墨。
優選的,濾光片的波長范圍為550nm-820nm。
優選的,紅外線的波長大于750nm。
優選的,第一材料和/或第二材料中含有至少一種類型的熒光材料,其中不同類型的熒光材料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呈現的顏色不同。
本發明通過在預設的基底層上印刷防偽圖案,其中防偽圖案至少包括第一圖案部分和第二圖案部分,其中第一圖案部分利用第一材料進行印刷,第二圖案部分利用第二材料進行印刷。其中在可見光范圍內,通過濾光片觀察,第一圖案部分呈現出的顏色與第一圖案部分在可見光下呈現的顏色不同,第二圖案部分不可見,其中濾光片的波長范圍包括可見光范圍和紅外線范圍。在紅外線的照射下,第一圖案部分不可見,第二圖案部分可見。通過利用各圖案部分在不同觀察條件下的可視效果,從而可以提高防偽圖案的防偽性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第一防偽圖案在可見光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第一防偽圖案在紅外線照射下的示意圖。
圖3為第二防偽圖案在可見光下通過濾光片觀察的示意圖。
圖4為第二防偽圖案在紅外線照射下的示意圖。
圖5為圖3和圖4所示示意圖匹配成功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具有防偽圖案的產品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未經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49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校車安全帶預警裝置
- 下一篇:自動進給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