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痛經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3276.8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72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高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華仁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K9/00;A61K9/48;A61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66071 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中***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子宮 內膜 引起 痛經 中藥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動物或礦物組份的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痛經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科常見病,主要表現為痛經繼發性進行性加重,在育齡期婦女中發病率可達10%,71%~87%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慢性盆腔痛。多數學者認為,“瘀血阻滯胞宮、沖任”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基本病機,活血化瘀是基本治療原則。然而,單用活血化瘀藥堆砌的方藥治療,效果并不令人滿意。結合臨床實踐,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與肝經功能失調關系密切,在治療時采用從肝論治,以辨證論治為基礎,在應用活血化瘀藥同時分別加疏肝、溫肝、養肝、清肝等調肝藥物,臨床取得很好的療效。?
痛經是婦女最常見的一種病,其發病原因多為經行之際,受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使沖任氣血運行不暢,嚴重者經血滯于胞宮、胞絡,以致“不通則痛”;或氣血虛弱、腎氣虧損致子宮失于濡養,“不榮而痛”。病位在子宮、沖任,以“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為主要病機,臨床分功能性(又稱原發性)和器質性(又稱繼發性)。常表現出腹痛多發生在經潮前(1~2)d,行經第1d達高峰,可呈陣發性痙攣性或脹痛伴下墜感,嚴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門、陰道、股內側。甚至可見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發涼等暈厥之象。也有少數于經血將凈或經凈后(1~2)d始覺腹痛或腰腹痛者。結合體格檢查,一般不伴腹肌緊張或反跳痛,青春期或未孕年輕女性者多屬功能性痛經;育齡期或反復有孕產史及宮腔手術史伴盆腔內有粘連、包塊、結節或增厚者,則多屬器質性如盆腔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病所致。部分患者也可見子宮體極度屈曲或宮頸口狹窄。?
《靈樞·經脈》指出:“肝足厥陰之經脈,起于大指叢毛之際……過陰器,抵小腹……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瘣疝,婦人少腹痛,甚則嗌干,面塵脫色。”《素問·舉痛論》也指出:“寒氣客于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胸肋與少腹相引痛矣”。寒凝肝經,經脈拘急,氣滯血瘀是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主要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如下腹拘急冷痛,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諸多溫經散寒藥如小茴香、吳茱萸、肉桂,皆入肝經而達到溫經止痛之功效。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系于肝,肝失疏泄,氣機郁滯所?表現的證候。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擾而發病。肝失疏泄,氣機郁結,則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順舒暢之性,故急躁易怒。氣郁生痰,痰隨氣升,搏結于咽則見梅核氣,積聚于頸項則為癭瘤,氣病及血,氣滯血瘀,沖任不調,故月經不調或經行腹痛。氣聚血結,日久成啯瘕積聚。治宜疏肝解郁,必要時配以理氣化痰,活血軟堅等法。?
肝主疏泄,具有調節情志的功能,肝氣郁結證,一般情志抑郁,肝經所過部位發生脹悶疼痛,胸脅或少腹脹悶竄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異物感,或頸部癭瘤,或脅下腫塊。婦女可見如下癥狀:1.肝氣郁結引起的壓抑、憂慮往往導致女性頭痛、煩躁、情緒波動易怒、胸脅脹痛、腹部脹滿、內分泌紊亂。2.女子月經正常與否與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與否密切相關,肝氣不疏可導致經期過短、月經量少、經間期出血、經行眩暈、經行不寐。3.肝經循行在兩脅,肝經脈運行不暢還可能導致乳腺增生、乳腺結節甚至乳腺癌的發生。4.肝郁導致失眠,表現為難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夢易驚。無法保證睡眠質量,使女子氣血失榮、皮膚粗糙,臉色暗沉。其中肝郁化火型失眠多因惱怒傷肝。?
結合臨床實踐,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與肝經功能失調關系密切,在治療時采用從肝論治,以辨證論治為基礎,在應用活血化瘀藥同時分別加疏肝、溫肝、養肝、清肝等調肝藥物,臨床取得很好的療效,調解情致,緩解痛經,疏肝解郁是比較好的選擇,一般沒有副作用,是非常安全的。?
正在研究中的藥物包括白三烯抑制劑和血管加壓素。一項隨機對照研究證實在痛經開始前三天使用血管加壓素相對于安慰劑可以有效緩解痛經。花生四烯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體,所以低脂飲食(包括減少三文魚、金槍魚、豆類、芝麻、葵瓜子等的攝入,增加全麥、蔬菜和水果的攝入)。口服維生素E和B1、硫酸鎂、魚油、低脂飲食和中藥Toki-shakuyaku-san(TSS)均可緩解痛經,但是這些證據來源于小規模的非隨機性研究。關于鍛煉的數據是有限的,但認為其有效。局部加熱、針灸和經皮電神經刺激(TENS)。研究結果認為活血化瘀類中醫中藥亦可能有效。脊柱推拿術的效果仍待進一步研究確定。中醫藥制劑,往往能很難對癥用藥,并且針對性不強,治療效果一般;故尋找安全、有效、全面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緩解痛經,是擺在廣大醫藥研究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之?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華仁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華仁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327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引體向上智能助力機構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腰背伸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