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速溶大豆低聚糖肽花生產品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2266.2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74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朱文波;謝殿軍;朱振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25/00 | 分類號: | A23L25/00;A23L11/00;A23L29/30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長春市新時代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速溶 大豆 聚糖 花生 產品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速溶大豆低聚糖肽花生產品的制備方法。該花生產品采用花生、豆粕、芝麻粕和白砂糖為原料,制備方法包括目選、熟化、脫紅衣、液態大豆低聚糖肽制備、化糖、過濾、粗磨、第一級細化、第二級細化、干燥、檢驗及包裝等工藝步驟。該方法即具有好的品相和香氣,同時又具有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工藝路線簡單,全利用花生原料,利用大豆低聚糖肽的半成品液料代替水配料調濃漿,最經濟的生產出速溶大豆低聚糖肽花生產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具體的說是一種速溶大豆低聚糖肽花生產品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生產速溶花生粉狀和液態產品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濕法熟化,工藝步驟包括:花生侵泡或不侵泡,去紅衣后磨漿分渣或不分渣經細化煮漿熟化;另一種是干法熟化,該方法是將花生經炒貨機(熱源是煤、或是電)熟化。濕法熟化沒有干法熟化香氣大,干法熟化雖然香氣大但產品的品相不好,原因是煤的熱源不穩定,無法生產出品相一至的熟化產品,電熱源盡管比煤熱源好,但需靠機器的轉動來翻轉物料,物料少時還可以正常運行,但物料多時會導致物料受熱不均。
目前大豆低聚糖和大豆肽產品已經在市場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被人們所認可的保健食品,但大豆肽食用時口感不好,粉狀速溶花生產品口味好,香氣大,但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沒有大豆低聚糖和大豆肽產品好,小分子肽是直接吸收的蛋白質,大豆低聚糖增加腸道有益菌群,有益菌增值后代謝有機酸又能殺滅抑制有害菌的生成,從而控制有害菌代謝的毒素被人體再吸收。
如何結合兩種產品的優點,利用速溶花生粉狀產品口味好香的優點,同時利用大豆低聚糖和大豆肽產品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好的優點發明一種同時含有兩種成分的新產品是人們追求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速溶大豆低聚糖肽花生產品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即具有好的品相和香氣,同時又具有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工藝路線簡單,全利用花生原料,利用大豆低聚糖肽的半成品液料代替水配料調濃漿,最經濟的生產出速溶大豆低聚糖肽花生產品。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花生產品是采用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制成:花生48份、豆粕17份、芝麻粕3份、白砂糖40份。
所述的豆粕和芝麻粕是浸油后的食用大豆粕及浸油后的食用芝麻粕。
本發明的工藝步驟如下:
①、將花生經人工目選去除不適宜做食品的原料;
②、目選后通過控溫熟化設備熟化,熟化度保證能夠達到干法加熱時的品質(香氣和香味),但有同時保證濕法加熱時的品相(乳白色);
③、將②中熟化后的原料脫紅衣;
④、液態大豆低聚糖肽制備:a、將豆粕及芝麻粕按17:3的重量比粉碎,加入140份的水(干物料與水的比例是1:7)調漿,漿液加溫至130℃~135℃滅菌及酶鈍化40~50秒,去除豆粕中的抗異蛋白酶生理有害物質; b、將a中滅菌及酶鈍化后的料液通過換熱設備降溫至54℃~56℃,加植物蛋白水解專用酶混合酶解和低聚糖的水解50~72小時; c、將步驟b中的酶解和水解液通過分離設備分離,分離后的物料通過活性炭脫色,活性炭的添加量是所述水解液重量的1%,溫度是75~80℃,時間30~40分鐘; d、將步驟c中脫色后的物料通過紙板過濾機或硅藻土過濾,80℃滅酶殺菌15秒得液態大豆低聚糖肽,所述的液態大豆低聚糖肽含固量是10%左右。
⑤、采用上述步驟④中得到的大豆低聚糖肽漿液加熱98℃,再按照物料比加入白砂糖40份化糖,過濾上述含糖的大豆低聚糖肽漿液送入下一工序。
⑥、將步驟③中脫紅衣后的物料通過不銹鋼牙板磨粗磨,粗磨采用的液體是步驟⑤工序中含糖的大豆低聚糖肽漿液,粗磨后得到含糖的大豆低聚糖肽花生漿液,所述的含糖的大豆低聚糖肽花生漿液中的固形物是45%左右;
⑦、粗磨的物料經40兆帕的均質機進行第一級細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大學,未經長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22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