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平面相控反射陣天線的設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581907.2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227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孫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福道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21/00 | 分類號: | H01Q21/00;H01Q3/30;H01Q3/28;H01Q1/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面 反射 天線 設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增益天線,尤其涉及一種平面相控反射陣天線的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高增益天線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陣列天線,另一種是反射面天線。平面反射陣,在國內的情況是:因為產品化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包括結構設計、可靠性設計、專業人員、加工能力、調測條件等等,發展仍然緩慢,實現商用化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控陣是陣列天線的一種。從相控陣領域來看,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如何去掉原來復雜的饋電網絡,如何提高天線的可靠性,如何減小盲區,如何抑制柵瓣、控制副瓣等。
傳統的相控陣,每一個天線單元都要單獨饋電,對于大型陣列來說,饋電網絡非常復雜,調試非常麻煩,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每一個單元單獨饋電,導致了天線的可靠性降低,天線單元非常容易出問題,導致波束的實際指向和預期指向相去甚遠。最古老的天線(單元)診斷方法是逐元法,對天線單元逐一診斷,費時費力。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近場診斷方法,極大地提高了陣列(尤其是大型陣列)的診斷效率。但近場診斷方法只是提供了一種高效的診斷措施,并不能從源頭上提高陣列的可靠性。
以平面反射陣為基礎的相控陣至今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平面相控反射陣天線的設計方法。該方法可結合平面反射陣和相控陣的優點,組合而成為基于平面反射陣的相控陣天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平面相控反射陣天線的設計方法,特征在于:
1、采用空饋技術替代了傳統的陣列單元逐一饋電的技術。
2、采用周期性的、晶格化的EBG結構。晶格中對每一個單元激勵的幅度和相位是可以任意賦值的,能夠有效地抑制柵瓣,比已知的相控陣具有更明顯的靈活性,各主要電氣參數更優。
3、采用平面電路板,使天線的輪廓高度急劇降低。
所述的周期是指可變周期。
本發明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把周期性、晶格化技術運用于相控陣,更加方便地抑制了柵瓣、副瓣,減小了盲區,有效提高了通信系統的精度和數據傳輸速度。2、用空饋技術替代了傳統的陣列單元逐一饋電的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天線的可靠性。3、采用空饋技術,使得在天線系統的設計初期,準確計算(仿真)天線系統的主要電氣性能參數成為可能。4、將傳統的微波平面電路的設計理念、方法、手段引入天線設計,使天線的輪廓高度急劇降低、可靠性顯著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設計出來的天線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在對天線的設計方法上做了如下改進:
1、本發明采用空饋技術替代了傳統的陣列單元逐一饋電的技術。采用空饋技術,無須對每一個天線單元單獨饋電,極大地提高了天線的可靠性。
2、采用周期性的、晶格化的EBG結構。晶格中對每一個單元激勵的幅度和相位是可以任意賦值的,能夠有效地抑制柵瓣,比已知的相控陣具有更明顯的靈活性,各主要電氣參數更優。
3、采用平面電路板,使天線的輪廓高度急劇降低。
所述的周期是指可變周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福道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航天福道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19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