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體背散射安檢系統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1870.3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0149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志強;趙自然;李元景;吳萬龍;金穎康;張麗;唐樂;朱晨光;丁先利;陳秀瑋;阮明;許承聰;羅希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5/00 | 分類號: | G01V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體 散射 安檢 系統 及其 方法 | ||
1.一種人體背散射安檢系統,包括:
相向而立的第一背散射掃描設備和第二背散射掃描設備,被檢查對象在所述第一背散射掃描設備和所述第二背散射掃描設備之間接受檢查,所述第一背散射掃描設備包括第一X射線源,第一飛點形成裝置和第一探測器,所述第一飛點形成裝置在其圓柱表面上具有螺旋分布的多個小孔,輸出X射線束,由所述第一探測器接收從被檢查對象人體反射的X射線束;所述第二背散射掃描設備包括第二X射線源,第二飛點形成裝置和第二探測器,所述第二飛點形成裝置在其圓柱表面上具有螺旋分布的多個小孔,輸出X射線束,由所述第二探測器接收從被檢查人體反射的X射線束;
控制裝置,耦接到所述第一背散射掃描設備和所述第二背散射掃描設備,產生控制信號,使得所述第一飛點形成裝置輸出的X射線束和所述第二飛點形成裝置輸出的X射線束大致相差束流強度隨時間變化的周期的一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體背散射安檢系統,其中所述控制裝置產生控制信號,使得第一背散射掃描設備的開始時間與所述第二背散射掃描設備的開始時間大致相差束流強度隨時間變化的周期的一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體背散射安檢系統,其中所述控制裝置還產生控制信號,使得第一探測器僅僅在所述第一飛點形成裝置發出的X射線束的峰值附近采集反射的X射線束,所述第二探測器僅僅在所述第二飛點形成裝置發出的X射線束的峰值附近采集反射的X射線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體背散射安檢系統,其中所述束流強度取決于飛點形成裝置的圓柱表面上小孔的直徑和小孔的間距。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體背散射安檢系統,其中,所述控制裝置耦接到所述第一背散射掃描設備和所述第二背散射掃描設備,產生控制信號,使得第一探測器和第二探測器分時采集反射的X射線束。
6.一種人體背散射安檢系統中的方法,所述人體背散射安檢系統包括:相向而立的第一背散射掃描設備和第二背散射掃描設備,被檢查對象在所述第一背散射掃描設備和所述第二背散射掃描設備之間接受檢查,所述第一背散射掃描設備包括第一X射線源,第一飛點形成裝置和第一探測器,所述第一飛點形成裝置在其圓柱表面上具有螺旋分布的多個小孔,輸出X射線束,由所述第一探測器接收從被檢查對象人體反射的X射線束;所述第二背散射掃描設備包括第二X射線源,第二飛點形成裝置和第二探測器,所述第二飛點形成裝置在其圓柱表面上具有螺旋分布的多個小孔,輸出X射線束,由所述第二探測器接收從被檢查人體反射的X射線束;
所述方法包括步驟:產生控制信號,使得所述第一飛點形成裝置輸出的X射線束和所述第二飛點形成裝置輸出的X射線束大致相差束流強度隨時間變化的周期的一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還包括步驟:
產生控制信號,使得第一背散射掃描設備的開始時間與所述第二背散射掃描設備的開始時間大致相差束流強度隨時間變化的周期的一半。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還包括步驟:
產生控制信號,使得第一探測器僅僅在所述第一飛點形成裝置發出的X射線束的峰值附近采集反射的X射線束,所述第二探測器僅僅在所述第二飛點形成裝置發出的X射線束的峰值附近采集反射的X射線束。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還包括步驟:
產生控制信號,使得第一探測器和第二探測器分時采集反射的X射線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未經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187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納米棒光學薄膜
- 下一篇:一種用于體育鍛煉多功能運動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