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真空預壓密封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1786.1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88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莊志華;姚必傳;冒劉淳;葉平;宋自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10 | 分類號: | E02D3/10;E02D5/18;E02D5/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鄭瑋 |
| 地址: | 20005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真空 預壓 密封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真空預壓密封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經常需要對地基進行真空預壓處理。真空預壓地基處理形成的豎向密封墻具有兩點作用:
一是保證預壓地塊的氣密性,以使抽真空過程中,加固區內的土體固結負壓力保持在一定強度,保證預壓效果;
二是隔斷加固區內外土體的水聯系,降低區塊內的孔隙水壓力,是實施真空預壓的關鍵一環,其水密性的高低和施工質量的好壞至關重要。
現有常規的密封墻一般采用水泥土攪拌樁或粘土攪拌樁這兩種形式:
其一,水泥土攪拌樁密封墻的氣密性和水密性相對一般,且真空預壓過程中由于深層土體位移變形易造成水泥攪拌樁墻體開裂,造成真空失效。
其二,粘土攪拌樁由于是柔性墻體,不會因土體變形引起開裂,密封性很好,但粘土墻本身的承載力很低,真空預壓結束后,為使密封墻處的地基承載力與地塊內的地基承載力基本一致)需在密封溝攪拌樁原位置采用水泥土攪拌樁進行二次攪拌,延長了施工工期且增加了施工成本。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既能保證墻體密封性不會開裂,又能提供一定強度滿足一般地基承載力要求的真空預壓密封墻及其施工方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真空預壓密封墻及其施工方法,既能保證墻體密封性不會開裂,又能提供一定強度滿足一般地基承載力要求。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真空預壓密封墻,采用水泥土攪拌樁形成真空預壓密封墻的墻體,所述樁由水灰比為1.95的水泥混合漿液與原狀土攪拌而成,其中水泥混合漿液包括水泥、膨潤土和碳酸鈉,所述水泥的摻入量是每根樁的原狀土重量的5%,所述膨潤土的摻入量是每根樁的原狀土重量的0.8%,所述碳酸鈉的摻入量是每根樁的原狀土重量的0.04%,所述原狀土的比重根據現場取土測定。
優選的,所述真空預壓密封墻的頂部設置密封溝。
優選的,所述密封溝的兩側上方形成1:1梯形坡。
優選的,所述密封溝的底部開設一凹槽。
優選的,所述凹槽的深度是250-350毫米。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真空預壓密封墻的施工方法,包括
配置和攪拌水泥混合漿液,所述水泥混合漿液的水灰比為1.95,其中灰料包括水泥、膨潤土和碳酸鈉,所述水泥的摻入量是每根樁的體積與原狀土的比重之積的5%,所述膨潤土的摻入量是每根樁的體積與原狀土的比重之積的0.8%,所述碳酸鈉的摻入量是每根樁的體積與原狀土的比重之積的0.04%,所述原狀土的比重為1.8噸/立方米;
通過機械作用力滲入到軟地基中,利用水泥混合漿液的流動充分融入原狀土中,使之充盈于原狀土的空隙中,形成水泥土攪拌樁,多根水泥攪拌樁形成真空預壓密封墻的墻體;
對密封墻的墻體的頂部進行密封溝處理,包括在地基處理完成后,排盡密封溝四周的水,挖除淤泥;在密封溝的底部進一步向下開挖一凹槽,并人工修1:1梯形坡形成密封溝;密封溝開挖后,采用合格土分層回填處理,并反復碾壓至設計標高。
優選的,在上述的真空預壓密封墻的施工方法中,所述膨潤土在使用前浸泡24小時。
優選的,在上述的真空預壓密封墻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凹槽的深度是250-350毫米。
本發明提供的真空預壓密封墻及其施工方法,采用上述配方制成的真空預壓密封墻,既能保證墻體密封性不會開裂,又能提供一定強度滿足一般地基承載力要求。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真空預壓密封墻及其施工方法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給出。
圖1為本發明的真空預壓密封墻上方的密封溝開挖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真空預壓密封墻上方的密封溝回填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樁,2-梯形坡,3-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發明而仍然實現本發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應當被理解為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廣泛知道,而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17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