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AXI總線的存儲器控制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581608.9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024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雷磊;朱駿;黃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華清瑞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16 | 分類號: | G06F1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專永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方挺;葛強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axi 總線 存儲器 控制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NAND?FLASH數據存儲領域,應用于數據高速存儲環境下,特別涉及一種基于AXI總線的存儲器控制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存儲設備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基于機械硬盤的存儲設備,一種是新興的基于NAND?FLASH的存儲設備。傳統的機械硬盤存儲設備具有性價比高、技術成熟等優點,但也有可靠性差、功耗大、噪聲大、重量大等缺點。新興的基于NAND?FLASH的存儲設備是一種可在線進行電擦寫的非易失半導體存儲器,相對于傳統的機械硬盤存儲設備,它具有擦寫速度快、可靠性高、功耗低、噪聲小、質量輕等優點,缺點是價格高、控制復雜等。隨著技術的進步,基于NAND?FLASH的存儲設備取代基于機械硬盤的存儲設備已經成為確定無疑的趨勢。現有的基于NANDFLASH的存儲設備控制器大都采用專門的ASIC控制芯片,該類芯片具有特定的接口規范和拓撲結構,只能用于特定的場合,不能根據用戶需求改變配置,極大的限制了設計的靈活性。針對上述缺陷,在現有技術中,也有部分設計方案采用MicroBlaze軟核作為NAND?FLASH的存儲設備控制器的控制核心,該方案具有可編程性,能夠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快速定制出產品,但是MicroBlaze軟核速度慢,但極大的限制了系統的性能,從而不能滿足數據需要快速存儲的需要。
由此可知,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存在以下缺點:現有的NAND?FLASH存儲及存儲控制設置,由于內部總線的局限性,因此,對外的端口的擴展能力有限,不能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端口的配置,同時若采用MicroBlaze軟核,由于本身配置處理器的處理能力有限,從而無法實現快速存儲的需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AXI總線的存儲器控制裝置及方法,解決了NAND?FLASH存儲器的端口不易更改及擴展的問題,同時可滿足使用時所需要的快速存儲速度的問題。
由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AXI總線的存儲器控制裝置,包括:
包括:在配置雙ARM處理器的AXI總線平臺上配置NAND控制模塊、磨損均衡模塊、BCH編解碼模塊及接口模塊,所述NAND控制模塊與NAND存儲陣列連接;
接口模塊接收外部存儲數據,并將接收的外部存儲數據通過AXI總線傳送到BCH編解碼模塊中;BCH編解碼模塊對所述外部存儲數據進行BCH編碼獲取預存外部數據,并將預存外部數據輸入到所述NAND控制模塊中;磨損均衡模塊根據所述NAND存儲陣列的內部地址映射獲取目標陣列地址,并將目標陣列地址輸入到所述NAND控制模塊中;當所述預存外部數據與所述目標陣列地址均輸入到所述NAND控制模塊中時,所述NAND控制模塊將預存外部數據從SRAM接口數據轉換為NAND接口數據后存入所述目標陣列地址中。
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AXI總線的存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接口模塊接收外部存儲數據,并將接收的外部存儲數據通過AXI總線傳送到BCH編解碼模塊中;BCH編解碼模塊對所述外部存儲數據進行BCH編碼獲取預存外部數據,并將預存外部數據輸入到所述NAND控制模塊中;磨損均衡模塊根據所述NAND存儲陣列的內部地址映射獲取目標陣列地址,并將編碼后數據輸入到所述NAND控制模塊中;當所述預存外部數據與所述目標陣列地址均輸入到所述NAND控制模塊中時,所述NAND控制模塊將預存外部數據從SRAM接口數據轉換為NAND接口數據后存入所述目標陣列地址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根據本發明的存儲器控制裝置具有以下優點:采用可編程的NAND控制器,使得系統可以支持不同數量和不同類型的NAND芯片,提高了系統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通過使用BCH編解碼器,大大降低系統誤碼率,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采用PCIE與外部設備互聯,實現數據的高速傳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基于AXI總線的存儲控制裝置的組成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基于AXI總線的存儲控制裝置的另一種組成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磨損均衡模塊組成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磨損均衡模塊某一時刻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NAND控制模塊組成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種基于AXI總線的存儲控制方法步驟圖;
圖6為本發明獲取目標陣列地址的步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華清瑞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華清瑞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160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