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化任務處理裝置以及智能任務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1605.5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93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政德;韓婧;白濤;徐見南;宋立剛;林天成;何永朝;肖穎;徐生成;田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8 | 分類號: | G06F9/4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溫旭;郝傳鑫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化 任務 處理 裝置 以及 智能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銀行數據處理領域,更為具體地,涉及一種智能化任務處理裝置以及智能任務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應收賬款指賬戶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收取的款項,以及代墊運雜費和承兌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業承兌匯票。
目前,應收賬款融資系統的交易步驟主要通過客戶端/服務器(C/S)或瀏覽器/服務器(B/S)架構來實現。然而,現有的這種架構系統需要進行人為思考后觸發執行,交易過程又需要等待銀行客戶經理進行數據錄入,審批人員進行復核審批,其過程復雜、融資效率低,并且無法做到網絡銀行實時自動化融資。同時,所有業務操作都綁定為一個整體只能執行一次,執行過程如果出現業務異常后,后面的業務就無法再自動觸發執行,從而導致后續業務無法自動完成。
此外,應收賬款融資系統是提供給賣方融資的,針對客戶的不同,合同的內容與交易的每個步驟都略有差異,于是隨著銀行對應收賬款融資業務的發展,傳統應收賬款融資系統需要及時的針對不同客戶進行系統的升級才能滿足業務發展需要,而目前升級主要是靠編碼的方式來實現,導致升級過程復雜,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化任務處理裝置以及智能任務處理方法,通過靈活配置業務的操作步驟即任務以實現對各種業務進行自動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智能化任務處理裝置,其包括:
工具支持模塊,用于為智能化任務處理和業務配置提供工具支持,所述工具支持的功能包括常量定義、接口定義、主任務執行類定義和子任務執行類定義;
靈活業務配置模塊,用于提供具體的業務處理生命周期、執行控制的框架和容器支撐;
智能化任務實現模塊,其提供了對主任務、子任務調度的邏輯方法的定義,并實現對具體的任務邏輯方法的調用和控制。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上述的智能化任務處理裝置進行智能化任務處理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對所述智能化任務處理裝置進行初始化;
對任務進行有效區分管理;
加載配置在數據庫的任務組進行任務的調度、執行以及執行過程的監控;
在任務執行過程中,通過連接池管理方式實現資源在各任務間進行分配與調度;
在任務執行結束后,進行狀態的安全設置,并釋放資源。
實施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工具支持模塊為智能化任務處理和業務配置提供工具支持,通過靈活業務配置模塊對業務處理進行配置,從而在需要進行業務處理時,根據靈活配置模塊的配置,利用工具支持模塊提供的各種任務邏輯等工具進行自動處理。通過對業務處理過程中的任務進行配置化管理,處理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業務處理邏輯調用相應的任務處理,即使其中一種業務出現異常,也不會阻斷其他業務的處理。當處理的業務發生改變時,通過靈活配置模塊進行簡單調整就可以對新的業務進行自動處理,而無需采用代碼進行系統升級。因此,總的來講,相對于現有技術,減少了人工手動參與,減少了人力成本,并且提高處理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智能化任務處理裝置的功能框架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工具支持模塊的框圖;
圖3是圖1所示的靈活業務配置模塊的框圖;
圖4是圖1所示的智能化任務實現模塊的框圖;
圖5是本發明的智能化任務處理裝置與現有系統的操作流程對照圖;
圖6是本發明的一種基于圖1所示智能化任務處理裝置進行智能化任務處理的方法流程圖;
圖7是圖6所示步驟S300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參見圖1,其示出了本發明的一種智能化任務處理裝置的功能架構。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化任務處理裝置包括:
工具支持模塊100,用于為智能化任務處理和業務配置提供工具支持,所述工具支持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常量定義、接口定義、主任務執行類定義和子任務執行類定義等,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工具支持模塊100還提供父類接口定義、公共實現方法定義等;
靈活業務配置模塊200,其與工具支持模塊100通信,用于提供具體的業務處理生命周期、執行控制的框架和容器支撐,即主要實現任務執行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16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