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三級胺類酮肟酯類光引發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0865.0 | 申請日: | 2012-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49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魏海濤;胡漢民;曾裕峰;陳勤樓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締威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48 | 分類號: | C08F2/48;C07D295/125;C07D209/8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盧海洋 |
| 地址: | 226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三級 胺類酮肟酯類光 引發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新型三級胺類酮肟酯類光引發劑,其特征在于:該化合物的化學結構式為:
R1為氫,?1-12個碳原子的烷基、羥烷基、烯烴基,含有苯環的取代烷基、烯烴基,苯環含有取代基的的芐基,噻吩甲酰基,取代苯甲酰基;
R2為含有1-12個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烯烴基,苯基,取代苯基、取代芐基。
2.新型三級胺類酮肟酯類光引發劑,其特征在于:該化合物的化學結構式為:
R1為氫,?1-12個碳原子的烷基、羥烷基、烯烴基,含有苯環的取代烷基、烯烴基,苯環含有取代基的的芐基,噻吩甲酰基,取代苯甲酰基;
R2為含有1-12個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烯烴基,苯基,取代苯基、取代芐基;
R3為含有1-12個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烯烴基,苯基,取代苯基、取代芐基,烷基磷酸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三級胺類酮肟酯類光引發劑,其特征在于:所述R1為獨立地為未被取代的或選擇性地被一個或多個苯基、鹵素、OR4、SR4、NO2、CN、嗎啉基、SO3R4或NR5R6取代的C1~20脂肪烴基或C1~20的烷氧基,噻吩甲酰基,取代苯甲酰基。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三級胺類酮肟酯類光引發劑,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獨立地為苯基,其是未被取代的或者被一個或多個C1~12烷基、苯基、鹵素、OR6、SR6、NO2、CN、嗎啉基、SO3R4,NR5R6取代。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三級胺類酮肟酯類光引發劑,其特征在于:所述R4,R5,R6彼此獨立地為氫,C1~C8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苯基,CN,NO2,苯甲酰基。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三級胺類酮肟酯類光引發劑,其特征在于:所述R4,R5,R6彼此獨立地為氫,C1~C8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苯基,CN,NO2,苯甲酰基。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級胺類酮肟酯類光引發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如下:步驟a為化合物A合成,然后將合成好的化合物A加入到步驟b中,得到化合物B,然后將合成好的化合物B加入到步驟c中,得到化合物C,然后將合成好的化合物C加入到步驟d中,得到化合物D。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三級胺類酮肟酯類光引發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如下:步驟a為化合物E合成,然后將合成好的化合物E加入到步驟b中,得到化合物F,然后將合成好的化合物F加入到步驟c中,得到化合物G,然后將合成好的化合物G加入到步驟d中,得到化合物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締威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南通締威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086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