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支持追加寫和共享讀的文件存儲方式有效
申請號: | 201210580147.3 | 申請日: | 2012-12-28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022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發明(設計)人: | 謝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壹進制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F3/06 | 分類號: | G06F3/06;G06F9/44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持 追加 共享 文件 存儲 方式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數據存儲和備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支持追加寫和共享讀的文件存儲方式。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數據信息逐漸成為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數據丟失所造成的損失也日益嚴重。傳統的數據復制、備份、恢復等數據保護技術雖然能夠對數據實現一定程度的保護,但是這些方法的恢復點目標和恢復時間目標太長,對于一些關鍵的信息系統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因此備份系統中,需要將數據恢復窗口的時間越短越好,以便可以盡快恢復關鍵系統的運行。
隨著需要保護的數據的不斷增加,進行一次數據備份所需要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同樣,如何縮短恢復窗口時間,甚至實現零恢復窗口,是數據備份系統中需要面對的問題。
現有技術中,需要先對文件進行備份,在數據丟失后,再通過恢復文件來恢復系統。這種方式需要等待恢復窗口結束,在一些較大的系統中,恢復窗口可能會花費非常長的時間。
為了縮短恢復窗口,可以采用邊備份邊恢復的模型。在此模型中如果使用常規的文件存儲方式,在出現系統斷電,程序崩潰,空間不足,網絡不通等異常后,需要重新發起整個備份與恢復流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種追加寫和共享讀的文件存儲方式,可以有效支持邊備份邊恢復的模型,簡化邏輯,提高備份與恢復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本發明所涉及的追加寫和共享讀的文件存儲方式,其主要技術步驟包括:
(1)創建新文件,實際創建一個與文件同名的目錄,此目錄對使用者透明,使用者可直接視為一個文件。目錄下存在3種類型的文件,狀態文件、數據文件和信息文件;
所述狀態文件記錄文件基本屬性(時間、大小)、數據分塊信息、校驗算法、文件狀態,回滾標識等內容;
所述數據文件存儲文件內容,以固定大小分塊存儲,不同文件可以使用不同的塊大小;
所述信息文件在追加寫文件時使用,記錄寫之前數據文件的校驗值,在回滾文件時進行校驗,可自由選擇檢驗算法;
(2)追加寫文件,在所述步驟一創建的文件中追加寫入文件數據后,提交數據;
所述追加寫操作,支持任意長度的寫操作疊加,只要最終提交即可生效;
(3)讀文件,在追加寫文件的同時支持讀取已提交的數據內容,讀取文件與讀取普通文件類似,支持并發隨機讀操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寫操作異常后,在下次寫操作時,自動對文件進行回滾,保證文件內容的準確性。
2、讀文件時只能讀取已提交部分的文件內容,確保讀取的文件數據都是可用的。
3、可以支持多用戶同時讀取文件。
4、文件數據分塊存儲。
5、文件數據加入校驗,提高數據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文件存儲結構圖
圖2是一次追加文件操作流程圖
圖3是一次寫文件操作流程圖
圖4是回滾文件流程圖
圖5是提交寫數據流程圖
圖6是讀文件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法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1.創建文件時,創建如圖1類似的文件結構,構造初始狀態文件和信息文件。
(1)狀態文件為一個uft-8編碼的xml文件,名稱為S,狀態文件格式如下:
<ROOT>
<!--文件狀態,0為正常,1為寫開始,2為寫結束-->
<STATE>0</STATE>
<!--一次寫操作累計的文件大小,在提交時,會將加入到DATASIZE中-->
<ADDSIZE>0</ADDSIZE>
<!--文件被操作時,記錄文件原始信息,以供回滾-->
<ORIGINAL>
<!--當文件進行操作時,記錄一些原始文件數據-->
<SRCDATA>
<FILELIST>
<FILE>
<!--文件名,new=1時表示新塊,回滾時需要刪除整塊-->
<NAME NEW=’0’>D1</NAM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壹進制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壹進制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01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化端子機的扭線機構
- 下一篇:匯流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