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體分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0054.0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56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大西敏和;辻本敏行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堀場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1/17 | 分類號: | G01N21/17;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31210 | 代理人: | 徐曉靜 |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體 分析 裝置 | ||
1.一種氣體分析裝置(1,61,100,200,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用于向在配管(50,80,150)內流動的試樣氣體(S)的規定的測定區域投射測定光和/或接收來自所述測定區域的測定光的光路、并貫通配管側壁(51,81,151)地被安裝的管狀構件(11,66,76,117,134);
對所述測定區域內的試樣氣體(S)投射所述測定光和/或接收來自所述測定區域的測定光的光學系統構件(12,20,63,73,111,131);
用于向在所述測定光的光路上的、位于所述光學系統構件(12,20,63,73,111,131)和所述測定區域之間的區域提供吹掃氣體(Pa)的吹掃氣體提供部(22,23,68,78,118,101,121,123,137,139);
在抑制所述試樣氣體(S)向所述管狀構件(11,66,76,117,134)與所述配管側壁(51,81,151)的間隙(56,86,96,155,163,213)流入的位置設置的一個或多個遮蔽板(21,67,77,119,164,214,31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分析裝置(1,61,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管側壁(51,81,151)具有,配置在所述管狀構件(11,66,76,117,134)的周圍的、與所述管狀構件(11,66,76,117,134)的外周面之間形成所述間隙(56,86,96,155,163)的筒狀內壁面(53,83,93,153,161),
所述一個或多個遮蔽板(21,67,77,119,135,164,313)固定于所述管狀構件(11,66,76,117,134)。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分析裝置(1,61,200,300),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安裝于所述配管側壁(51,81)的、內周面與所述管狀構件(11,66,76)的外周面之間形成所述間隙(56,86,96,213)的安裝輔助構件(54,84,94,210),
所述一個或多個遮蔽板(21,67,77,214)固定于所述安裝輔助構件(54,84,94,210)的內周面。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氣體分析裝置(1,61,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蔽板(21,67,77)在所述管狀構件(11,66,76)的軸向隔開間隙地配置。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氣體分析裝置(1,61,100,3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掃氣體提供部(22,23,68,78,118,101,121,123,137,139)具有吹掃氣體提供管(26,120,136,310),該吹掃氣體提供管(26,120,136,310)具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包含:用于向所述光學系統構件(12、20)和所述測定區域之間的區域提供吹掃氣體(Pa)的吹掃氣體流路;和所述測定光的光路,所述吹掃氣體提供管(26,120,136,310)與所述管狀構件(11,66,76,115,132)的內壁面隔開第2間隙(28,135,144,311)地配置于所述管狀構件(11,66,76,115,132)的內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氣體分析裝置(1,61,100,3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吹掃氣體提供管(26,120,136,310)的中空部流動的吹掃氣體(Pa)為層流。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氣體分析裝置(1,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掃氣體提供管(26)的頂端配置于所述測定區域的端部附近。
8.如權利要求5~7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氣體分析裝置(1),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設于所述吹掃氣體提供管(26)的頂端、從所述測定區域遮蔽所述第2間隙(28)的第2遮蔽板(29)。
9.如權利要求5~8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氣體分析裝置(1,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間隙(28,135,144,311)構成,用于向所述光學系統構件(12、20)和所述測定區域之間的區域提供吹掃氣體(Pa)的第2吹掃氣體流路(35、36),
所述氣體分析裝置(1,100,300)進一步包括:為了攪拌通過所述第2吹掃氣體流路(35、36)的吹掃氣體(Pa)而設于所述第2間隙(28,135,144,311)中的攪拌部(36、4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堀場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堀場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005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家用電器的網絡系統及其網絡設置方法
- 下一篇:冰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