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起重機及其掛接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80043.2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09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丁宏剛;馬善華;段月磊;張付義;史飛;劉威;陳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23/62 | 分類號: | B66C2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羅滿;魏曉波 | 
| 地址: | 22100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起重機 及其 接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起重機及其掛接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一些類型的起重機具有支腿支撐吊重和輪胎吊重兩種作業形式,輪胎吊重時能夠吊重行駛。比如,越野輪胎起重機,其越野性能高,機動靈活,被廣泛于油田、倉庫、貨場、林礦、碼頭、物流基地等場所。
起重機上一般設有主體部件和與之可拆卸連接的拆卸件,比如車架前段、車架后段與車架主體;或者,轉臺與配重等。以車架結構為例。
請參考圖1-3,圖1為一種分體式車架結構示意圖;圖2為裝配圖1中車架前段和車架主體的裝配示意圖;圖3為圖2中車架前段和車架主體安裝完畢的裝配示意圖。
該車架結構主要包括車架前段11、車架后段13以及車架主體12,車架前段11設有前支腿,車架后段13設有后支腿,以起到支撐車體的作用,如圖2所示,車架前段11的水平支腿11a伸出后,豎直支腿11b再伸出并可支撐于地面;車架主體12一般可用于安裝起重機上裝,比如轉臺等。
該結構的起重機兩種作業模式:
輪胎14支撐吊重,活動支腿收回,依靠輪胎14支撐吊重并能吊重行駛;支腿伸出而支撐吊重,活動支腿從車架前段11和車架后段13中伸出,支撐地面,將整個起重機支起。
為了滿足提高帶載能力和爬坡等行駛能力,車架前段11、車架后段13均與車架主體12可拆卸地連接。車輛行駛而進入輪胎吊重模式時,將車架前段11和車架后段13拆卸掉,從而提供起重機輪胎帶載能力,并增加起重機的離去角和接近角,以同時提高行駛能力。
車架前段11、車架后段13均可以通過銷軸與車架主體12連接,可以通過下述步驟實現裝配,以車架前段11與車架主體12的連接為例:
a、起吊車架前段21,使其上端的通孔和車架主體22上端的通孔同軸對接,此時,車架前段21相對車架主體22傾斜,其上端相較于下端更靠近車架主體22,如圖5所示,吊裝繩的一端位于車架前段21的外側(遠離車架主體22的一側),另一端位于車架前段21的上端面;
b、人工裝配銷軸,將該銷軸同時貫穿車架前段21和車架主體22上端的通孔,以固定二者的上端;
c、改變吊裝位置,如圖6所示,吊裝繩的兩端均位于車架前段21的外側,此時,車架前段21旋轉,以使其端部下端的通孔和車架主體22下端通孔同軸對接;
d、與步驟b類似,人工裝配銷軸以固定車架前段21和車架主體22的下端。
拆卸時,與上述步驟恰好相反。
然而,上述連接方式存在下述技術問題:
第一、裝配時難以定位,使得裝配過程較為復雜,一般需要至少二人的人工操作;相應地,需布置可供人進入并操作的空間,這與移動式起重機緊湊布置的需求相悖;
第二、為保證結構受力,銷軸與結構件的配合一般采用基軸制間隙配合,間隙小。對銷軸壓入力要求大。更因在狹小操作空間中,無法使用設備,僅憑人力較難滿足裝配需求;
第三、銷軸是傳遞兩個可拆卸部件之間作用力的關鍵件,上述裝配方式無法及時準確地監控銷軸是否脫落或裝配不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有鑒于此,如何改進起重機上可拆卸連接的連接方式,以簡化裝卸過程,提高裝卸效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起重機及其車架結構。該車架結構能夠提高起重機的行駛能力、帶載能力。
本發明提供的用于起重機的掛接機構,起重機包括主體部件和可拆卸地連接于主體部件的拆卸件,所述掛接機構包括第一銷軸和卡槽,所述第一銷軸和卡槽二者,一者設于所述主體部件端部的上端,另一者設于所述拆卸件端部的上端;所述第一銷軸能夠卡于所述卡槽內,以掛接所述主體部件和所述拆卸件。
通過具有卡槽和第一銷軸的掛接機構,可以實現主體部件和拆卸件上端的掛接連接,掛接后能夠實現下端對準并再連接,以實現二者可靠的裝配??梢姡搾旖訖C構簡單實現了主體部件和拆卸件的可拆卸連接,而且第一銷軸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動滑入卡槽內(或是卡槽在重力作用下自動將第一銷軸卡入其內部)實現掛接,易于定位,具有較好的自動適配性能,裝配迅速,從而簡化了裝配過程,提高了裝配效率;而且,該種裝配方式使得主體部件和拆卸件上端易于對準,單人即可完成裝卸操作,相較于背景技術中兩人以上的裝配方式,顯然可以降低操作的空間需求。
優選地,所述卡槽為腰形卡槽,所述卡槽的底部呈弧形;所述第一銷軸為與所述卡槽相適配的腰形銷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800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磨床切削液的過濾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電源氣液分離板可移動加工裝置及其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B66C 起重機;用于起重機、絞盤、絞車或滑車的載荷吊掛元件或裝置
B66C23-00 起重機,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懸臂作用的三角構架組成,并且安裝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內作移動或擺動,或者兩種運動一起進行,如懸臂起重機、桅桿起重機、塔式起重機
B66C23-02 . 懸臂安裝成只可用來回轉而不能調節且不能變幅的
B66C23-04 . 在作業中懸臂的有效長度可變化的,如徑向位置可變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懸臂安裝成可變幅的或俯仰運動的
B66C23-16 . 懸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裝成可回轉的塔架上
B66C23-18 . 專門適用于特定地區或特殊目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