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褐煤提質廢水的處理工藝和處理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76851.1 | 申請日: | 201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6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蔡斌;肖艷艷;金燚燚;孫培軍;陳嶺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海益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52;C02F1/28 |
| 代理公司: | 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紅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褐煤 廢水 處理 工藝 系統 | ||
1.一種褐煤提質廢水的處理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正解析凝聚沉降步驟,包括:
對廢水進行降溫,加入正向凝聚劑,使廢水在降溫過程中,其中的半揮發性有機物、煤塵顆粒和膠體進行正向聚集,形成可沉淀的顆粒固體,再經過攪拌對來水進行水質和水量的調節,均化水質;
2)?煤塵水凈化步驟,包括:
對上步驟處理后的廢水,在水溫達到正常溫度后,加入絮凝劑和助凝劑進行再凝聚,并經過混合后,逐漸形成較大的可沉淀絮凝懸浮物,然后經過分離和過濾吸附,去除水中的絕大部分微小雜質;
3)強化硝解MBR步驟,包括:
上步驟產水進入生物反應池,利用生物填料中的微生物膜來對來水中的有機物和氮系污染物進行生化降解,并且通過曝氣裝置不斷補充微生物膜所需溶解氧;
生物反應池中的水一部分進入膜分離池,通過設置在膜分離池中的膜分離組件將全部的生物量截留在膜分離池內;
膜分離組件截留下來的含有硝化菌的水通過回流管回流至生物反應池,補充生物反應池內硝化菌的數量;
對膜分離組件過濾后的出水加入次氯酸鈉進行消毒后,送入清水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所述加入正向凝聚劑的濃度優選為5pp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絮凝劑的加入量為30ppm,所述助凝劑的加入量為3pp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煤塵水凈化步驟在高效煤塵水凈化器中進行,高效煤塵水凈化器中設有旋流器和中間濾料。
5.一種褐煤提質廢水的處理系統,其特征是,該系統由凝聚調節池、冷卻器、廢水提升泵、高效煤塵水凈化器、強化硝解MBR裝置、清水池和污泥池組成,凝聚調節池出水口通過廢水提升泵連接高效煤塵水凈化器進水口,高效煤塵水凈化器出水口和強化硝解MBR裝置進水口連接,強化硝解MBR裝置出水口通過產水泵連接清水池入口,高效煤塵水凈化器排泥口連接污泥池入口,冷卻器連接至凝聚調節池,對凝聚調節池內的廢水進行冷卻;所述高效煤塵水凈化器中設有旋流器和中間濾料;所述強化硝解MBR裝置由生物填料、曝氣裝置、膜分離組件和回流管組成;所述生物填料設置于生物反應池中,曝氣裝置的曝氣支管設置于所述生物反應池的下方,所述膜分離組件設置于膜分離池,所述回流管的進口與膜分離池底部連接,回流管的出口接至生物反應池內曝氣支管的正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處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清水池的一個出水口通過反洗水泵和所述高效煤塵水凈化器的進水口連接,可對清水池中的水進行循環凈化。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處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回流管的出口連接有回流出水管,所述回流出水管設置于生物反應池內曝氣支管的正下方,所述回流出水管的出水口和所述曝氣支管的曝氣頭位置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海益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海益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685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口徑石英管退火方法及退火爐
- 下一篇:一種便攜式手機托管籃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