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模移動終端及其通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74542.0 | 申請日: | 2012-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8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惠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88/06 | 分類號: | H04W8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劉健 |
| 地址: | 5235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模 移動 終端 及其 通信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模移動終端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雙模移動終端因為具有兩個用戶識別卡的優勢備受用戶的青睞。通常情況下,雙模移動終端用戶會將兩個用戶識別卡分類使用,比如,第一用戶識別卡主要用于和家人及朋友通信,第二用戶識別卡主要用于工作通信。而在實際發起通信請求時,比如撥叫或發送信息等,雙模移動終端均會提醒用戶選擇用戶識別卡,但因大部分用戶對相關聯系人具有相對固定的通信號碼。因此,終端每次提醒用戶該聯系人號碼是采用哪個用戶識別卡進行通信,即浪費費時間,又降低了用戶體驗。
綜上可知,現有的雙模移動終端的通信方法,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模移動終端及其通信方法,可以通過預設的用戶識別卡直接發起通信請求,提高用戶體驗。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雙模移動終端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所述移動終端的用戶識別卡與聯系人的通信記錄;
設置所述用戶識別卡的通信策略;
根據所述通信策略選擇對應的所述用戶識別卡向所述聯系人發起通信請求。
根據本發明的雙模移動終端的通信方法,所述用戶識別卡包括第一用戶識別卡及第二用戶識別卡;
所述獲取所述移動終端的用戶識別卡與聯系人的通信記錄步驟包括:
獲取所述第一用戶識別卡與所述聯系人的通話和/或短信收發次數S1,和/或獲取所述第二用戶識別卡與所述聯系人的通話和/或短信收發次數S2;
獲取所述用戶識別卡與所述聯系人的通話和/或短信收發的總次數S。
根據本發明的雙模移動終端的通信方法,所述設置所述用戶識別卡的通信策略步驟包括:
設置S1與S的比值S1/S的第一閾值和第二閾值,所述第一閾值小于第二閾值;
當所述S1/S小于所述第一閾值時,將所述第二用戶識別卡設為所述移動終端與所述聯系人通信的默認用戶識別卡;
當所述S1/S大于所述第二閾值時,將所述第一用戶識別卡設為所述移動終端與所述聯系人通信的默認用戶識別卡;
當所述S1/S的值位于大于所述第一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閾值時,將所述S1和S的值置為零,且所述移動終端顯示所述用戶識別卡的選擇界面;
所述根據所述通信策略選擇對應的所述用戶識別卡向所述聯系人發起通信請求的步驟包括:
選擇所述聯系人的默認用戶識別卡發起所述通信請求;或者
接收用戶的選擇命令,并通過所述用戶選擇的用戶識別卡發起所述通信請求。
根據本發明的雙模移動終端的通信方法,所述設置所述用戶識別卡的通信策略步驟包括:
將所述移動終端的聯系人分組關聯不同的所述用戶識別卡;
所述根據所述通信策略選擇對應的所述用戶識別卡向所述聯系人發起通信請求步驟包括:
優先判斷所述聯系人是否在所述聯系人分組中,若是,則通過所述聯系人分組關聯的用戶識別卡發起通信請求;否則根據所述不同的用戶識別卡與所述聯系人的通信記錄選擇一所述用戶識別卡發起通信請求。
根據本發明的雙模移動終端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還包括:
若所述通信請求得到響應前被取消,則顯示所述用戶識別卡的選擇界面;
通過所述用戶選擇的用戶識別卡發起所述通信請求。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雙模移動終端,包括:
記錄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所述移動終端的用戶識別卡與聯系人的通信記錄;
策略設置模塊,用于設置所述用戶識別卡的通信策略;
通信請求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通信策略選擇對應的所述用戶識別卡向所述聯系人發起通信請求。
根據本發明的雙模移動終端,所述用戶識別卡包括第一用戶識別卡及第二用戶識別卡;
所述記錄獲取模塊包括:
第一獲取子模塊,用于獲取所述第一用戶識別卡與所述聯系人的通話和/或短信收發次數S1,和/或獲取所述第二用戶識別卡與所述聯系人的通話和/或短信收發次數S2;
第二獲取子模塊,用于獲取所述用戶識別卡與所述聯系人的通話和/或短信收發的總次數S。
根據本發明的雙模移動終端,所述策略設置模塊包括:
閾值設置子模塊,用于設置S1與S的比值S1/S的第一閾值和第二閾值,所述第一閾值小于第二閾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45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