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調多功能流通試驗槽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74213.6 | 申請日: | 2014-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960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權龍;郝惠敏;黃家海;武兵;韓曉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F9/22 | 分類號: | E02F9/22;F15B21/14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 地址: | 030024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調 多功能 流通 試驗 平臺 | ||
1.變轉速容積直驅純電液壓挖掘機驅動及能量回收系統,包括動臂液壓缸 (1)、斗桿液壓缸(2)、鏟斗液壓缸(3)、回轉馬達(4)、左行走馬達(5)、 右行走馬達(6)、共用直流母線(7)、總電源開關(8)、整流器(9)、平滑電 容(10)、DC-DC變換器(11)和蓄電池(12),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驅動控 制回路;所述驅動控制回路包括A動力源(13)、B動力源(14)、C動力源(15)、 動臂缸控制閥組(16)、斗桿缸控制閥組(17)、回轉馬達控制閥組(18)、鏟斗 控制閥(20)、回轉控制閥(21)、左行走控制閥(22)、右行走控制閥(23)、 第Ⅰ—第Ⅷ兩位兩通閥(24~31)、第Ⅰ和第Ⅱ兩位三通閥(32、33)、第Ⅰ和第 Ⅱ蓄能器(34、35);所述A、B和C動力源均包括液壓泵(40)、電動發電機 (39)及逆變器(38),逆變器的輸入端與直流母線連接,逆變器的輸出端連接 所驅動電動發電機,電動發電機連接所驅動液壓泵;所述動臂缸控制閥組、斗 桿缸控制閥組及回轉馬達控制閥組均由A、B、C和D兩位兩通閥組成,A兩位 兩通閥和D兩位兩通閥的一個油口均與油箱連接,另一個油口分別與B兩位兩 通閥的一個油口和C兩位兩通閥的一個油口連通,B兩位兩通閥的另一個油口 與C兩位兩通閥的另一個油口連通,從A、B兩位兩通閥連接的管路上引出一 條油路分別與動臂液壓缸的有桿腔、斗桿液壓缸的有桿腔及回轉馬達的第一油 口連接;從C、D兩位兩通閥連接的管路上引出一條油路分別與動臂液壓缸的無 桿腔、斗桿液壓缸的無桿腔及回轉馬達的第二油口連接;
所述的A動力源中液壓泵的第一工作油口連接第Ⅰ兩位三通閥的第一油 口,第Ⅰ兩位三通閥的第二和第三油口分別連接第Ⅰ蓄能器和油箱;A動力源 中液壓泵的第二工作油口與左行走控制閥的第一油口、鏟斗控制閥的第一油口、 動臂缸控制閥組中B兩位兩通閥和C兩位兩通閥連接的管路以及第Ⅳ、第Ⅴ兩 位兩通閥的第一油口連接;
所述的B動力源中液壓泵的進油口與油箱連接,其出油口與第Ⅴ兩位兩通 閥的第二油口連接;同時,B動力源中液壓泵的出油口與斗桿缸控制閥組和回轉 馬達控制閥組中B兩位兩通閥和C兩位兩通閥連接的管路以及右行走控制閥的 第一油口連接,還與第Ⅵ兩位兩通閥的第一油口相連;B動力源中液壓泵的出油 口還通過第Ⅶ兩位兩通閥與第Ⅱ蓄能器連接;
所述的C動力源中液壓泵的第一工作油口連接第Ⅱ兩位三通閥的第一油 口,第Ⅱ兩位三通閥的第二和第三油口分別連接第Ⅱ蓄能器和油箱;C動力源中 液壓泵的第二工作油口與第Ⅵ兩位兩通閥的第二油口相連,還與第Ⅰ兩位兩通 閥、第Ⅱ兩位兩通閥的第二油口以及回轉控制閥的第一油口相連;同時,C動力 源中液壓泵的第二工作油口分別通過第Ⅷ兩位兩通閥和第Ⅳ兩位兩通閥與第Ⅱ 蓄能器和A動力源中液壓泵的第二工作油口連接;第Ⅰ兩位兩通閥和第Ⅱ兩位 兩通閥的第一油口分別與動臂液壓缸和斗桿液壓缸的有桿腔連通;
所述回轉控制閥的第二和第三油口分別與回轉馬達的兩個油口連接;所述 的左行走馬達、右行走馬達的工作油口分別與左行走控制閥和右行走控制閥連 接;所述第Ⅲ兩位兩通閥的第一工作油口與斗桿液壓缸的無桿腔連接,第Ⅲ兩 位兩通閥的第二工作油口與第Ⅱ兩位兩通閥的第一工作油口連接;
所述的動臂液壓缸、斗桿液壓缸和回轉馬達的控制回路均為容腔獨立的變 轉速泵控容積直驅回路,所述的A動力源為左行走馬達、鏟斗液壓缸和動臂液 壓缸供油;所述的B動力源為斗桿液壓缸、回轉馬達和右行走馬達供油;通過 控制第Ⅳ、第Ⅴ、第Ⅵ兩位兩通閥的通斷,所述的C動力源可以為左行走馬達、 鏟斗液壓缸、動臂液壓缸、斗桿液壓缸、回轉馬達及右行走馬達供油;
所述的A、B和C動力源冗余控制為:所述動臂液壓缸的有桿腔和無桿腔 兩腔可分別由A動力源或C動力源或A、C動力源的組合和B動力源或C動力 源或B、C動力源的組合控制;所述斗桿液壓缸的有桿腔和無桿腔兩腔可分別由 B動力源或C動力源或B、C動力源的組合和B動力源或C動力源或B、C動 力源的組合控制;通過調節第Ⅲ兩位兩通閥的通斷,斗桿液壓缸的有桿腔和無 桿腔中的油液可以直接連通;
所述的動臂液壓缸、斗桿液壓缸和回轉馬達的控制回路也是主被動復合能 量回收回路,當第Ⅰ和第Ⅱ蓄能器內壓力低于蓄能器設定的最低值時,所述動 臂液壓缸、斗桿液壓缸的勢能和回轉馬達制動的動能通過接通第Ⅳ-第Ⅷ兩位兩 通閥存入第Ⅰ或第Ⅱ蓄能器內;當第Ⅰ和第Ⅱ蓄能器內壓力達到蓄能器設定的 最高值時,動臂液壓缸、斗桿液壓缸的勢能和回轉馬達制動的動能經過電動發 電機轉化為電能存入直流母線;向第Ⅰ或第Ⅱ蓄能器、直流母線中儲能也可以 同時進行;系統能量在蓄能器、直流母線、電動發電機之間傳遞、轉換,也可 通過控制A、B或C動力源驅動負載;
所述的A、B和C動力源能量回收的冗余控制為:當電動發電機回收能量 時為發電機,A動力源、B動力源及C動力源可以單獨,也可以任意組合實現 動臂液壓缸、斗桿液壓缸勢能和回轉馬達制動動能的能量回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421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磁共振彈性成像的彈性重建修正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顯示器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