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電機的抗震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74177.3 | 申請日: | 2012-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6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施華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新華和通用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24 | 分類號: | H02K5/24 |
| 代理公司: | 臺州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林春元 |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電機 抗震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發電機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發電機的抗震結構。
背景技術:
電能是現代社會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發電機是將其它形式的能源轉換成電能的機械設備?,F有技術中,發電機包括有發動機及驅動發動機的電機1,發電機通常通過電機1及發動機殼體上的底腳固定在支架2上,方便定位、搬運。目前的連接結構是:電機殼體與發動機殼體的外端分別一體成型有八字形的支撐架3,支撐架3的另一端一體成型有底腳4,在底腳4上設置有安裝孔,在支撐架3上設置有凹槽5,在支架2上相應位置設置有螺紋孔,螺釘6穿過底腳4上的安裝孔螺接在支架2上將發電機固定在支架2上。由于支撐架3與底腳4為硬質材料,支架2通常也為硬質材料制成。當發電機工作時,支架2與底腳4之間易產生噪音,減震效果差。特別是現場作業,有時會造成發電機從高處摔落,現有結構的發電機在50公分不到的高度掉落時就會造成支撐3腳斷裂的情況,最終導致無法使用發電機,而影響現場作業的進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耐摔、抗震,噪音小,支撐腳不易斷的發電機的抗震結構。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發電機的抗震結構,包括有電機,由電機驅動的發動機及支架,所述的電機及發動機的殼體的外端分別設置有呈三角形的支撐腳,支撐腳的下端分別設置有減震腳,減震腳與支架固連。
上述的減震腳包括有上下間隔設置的連接片,上連接片的內端與支撐腳固連,下連接片的內端與支架固連,上連接片與下連接片通過設置在上連接片與下連接片外端的橡膠墊連接。
上述的上連接片及下連接片為在水平部的外端設置有向上翹的外端部,橡膠墊固定在上連接片及下連接片的外端部之間。
上述的呈三角形的支撐腳的底平面的中部上凹形成弧形開口。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突出的優點是:
1、本發明的支撐腳通過上連接片與下連接片與支架固連,上連接片與下連接的內端之間懸空設置,外端設置有橡膠墊,起到緩沖減震的效果;
2、本發明的支撐腳為實體結構,不易斷;
3、本發明結構簡單,在1.5米以上往下摔時,支撐腳都不會斷裂,提高了發電機的品質,確保現場作業有條不紊地進行。
附圖說明:
圖1是背景技術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2:
發電機的抗震結構,包括有電機10,由電機10驅動的發動機及支架20,所述的電機10的殼體及發動機的殼體的外端分別設置有呈三角形的支撐腳30,支撐腳30的下端分別設置有減震腳40,減震腳40與支架20固連。
上述的減震腳40包括有上下間隔設置的連接片,上連接片43的內端與支撐腳30的底部固連,下連接片41的內端通過螺釘與支架20固連,上連接片43與下連接片41通過設置在上連接片43與下連接片41外端的橡膠墊43連接。
上述的上連接片43及下連接片41為在水平部的外端設置有向上翹的外端部,橡膠墊43固定在上連接片43及下連接片41的外端部之間。
上述的呈三角形的支撐腳30的底平面的中部上凹形成弧形開口31。支撐腳30更加牢固。
上連接片43及下連接片41的內端懸空設置以及橡膠墊43可起到緩沖的效果,當發電機工作時,產生的震動通過減震腳40進行緩沖,大大降低了發電機的工作噪音,同時,在1.5米以上往下摔時,支撐腳30都不會斷裂,提高了發電機的品質。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發明的形狀、結構、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新華和通用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新華和通用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417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硅酸鹽基無機發光材料
- 下一篇:一種銻、鋇摻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