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控切割機電機CPU與顯示控制CPU的數據傳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72044.2 | 申請日: | 2012-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67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秦少鋒;郭華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4 | 分類號: | G05B19/4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控 切割機 電機 cpu 顯示 控制 數據傳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數控切割機電機CPU與顯示控制CPU的數據傳輸方法。
背景技術:
數控切割機的自動控制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一些外掛鍵盤,液晶屏,存儲器,串行口和以太網等比較常用的外設,鍵盤,液晶屏主要用來設定機器的參數(如速度,刀深等)和顯示機器的運行狀態,存儲器包括FLASH存儲器和SRAM存儲器,FLASH存儲器主要存儲機器的參數及一些常用的數據,SRAM存儲器主要存儲PC機發送過來的圖案數據,串聯上述設備是通過CPU1實現的,PC機通過以太網控制芯片或者通過串行口跟CPU1通訊
而運動控制,即控制各電機轉動是通過CPU2來控制的,現在要控制6軸(即控制六臺電機轉動),最多4軸聯動,任意3軸直線插補,如果采用之前專用的4軸DSP芯片,需2片而且成本高,后來廠家采用飛利浦Cortex-M3的LPC17xx系列芯片,最高頻率120MHz完全能滿足要求。但要在CPU1與CPU2之間實現數據高速交換,按常規的傳送方式存在速度問題,常規的并行端口數據交換方式是:
如圖1所示,以CPU?M發數據給CPU?N為例,M檢測到BμSy是低,就把數據寫到端口,然后在ST上發一個大于1.5μS的脈沖,N收到脈沖后通過硬件電路(由D型觸發器和與門組成)把BμSy拉高并告訴M數據未取走。N取走數據后,清零D型觸發器再拉低BμSy,完成一次數據傳送。
因為CPU2最高的插補頻率大約250K,也就是脈沖周期約4μS,如果CPU2以最高頻率插補的同時要發數據,CPU2插補的同時在半個脈沖周期(2μS)內發一個大于1.5μS的ST脈沖很難做到,也就是4μS內也只能發一個ST數據,傳送速度較慢,難于滿足設備高速數據傳輸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可實現數據高速傳輸的數控切割機電機CPU與顯示控制CPU的數據傳輸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數控切割機電機CPU與顯示控制CPU的數據傳輸方法,電機CPU與顯示控制CPU之間由第一異或門和第二異或門連接,把雙口RAM-IDT71V321的0-27FH作為CPU1傳到CPU2的數據區,把280H到3AFH?CPU2傳到CPU2的數據區,開機初始化后異或門的y=0,當CPU1有數據給CPU2,就把數據寫到0-27FH里,在3B0H和3B1H寫這次傳送的數據長度,并取反異或門的輸入端a,那么y就=1,CPU2讀到y=1,馬上讀3B0H數據長度,并從0開始讀所需的數據,讀完數據取反異或門的輸入端b,y又=0開始下次傳送,CPU2傳到CPU1數據的原理也一樣。
采用本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實現數據高速傳輸的數控切割機的電機CPU與顯示控制CPU的數據傳輸方法,滿足數控切割機的高速切割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數控切割機電機CPU與顯示控制CPU的數據傳輸方法的原理圖;
圖2為本發明數控切割機電機CPU與顯示控制CPU的數據傳輸方法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施例的數控切割機電機CPU與顯示控制CPU的數據傳輸方法,電機CPU與顯示控制CPU之間由第一異或門和第二異或門連接,把雙口RAM-IDT71V321的0-27FH作為CPU1傳到CPU2的數據區,把280H到3AFH?CPU2傳到CPU2的數據區,開機初始化后異或門的y=0,當CPU1有數據給CPU2,就把數據寫到0-27FH里,在3B0H和3B1H寫這次傳送的數據長度,并取反異或門的輸入端a,那么y就=1,CPU2讀到y=1,馬上讀3B0H數據長度,并從0開始讀所需的數據,讀完數據取反異或門的輸入端b,y又=0,這樣雙方收發數據只需執行3條指令,不需1.5μS的脈沖,然后開始下次傳送,CPU2傳到CPU1數據的原理也一樣。收發數據的速度可以提高數倍,電路又變成簡單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故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之形狀、構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20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屬筒體焊機
 - 下一篇:一種復合菌群及用其制備紡織纖維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