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磁開關裝置及其運動元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71683.7 | 申請日: | 2012-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03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葛順鋒;李雪;曾萍;史亞聞;熊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科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50/64 | 分類號: | H01H50/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陸嘉 |
| 地址: | 20006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 開關 裝置 及其 運動 元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低壓電氣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磁開關裝置及其運動元件。
背景技術
電磁開關裝置,尤其是接觸器的電磁驅動裝置,吸合所需能量和維持所需能量一般相差較大,可高達10倍。基于此,電磁開關裝置在維持狀態相應地減小線圈電流能達到節能目的。目前常被采用的方法為同時具有吸合繞組和維持繞組的雙繞組線圈結構,借助一個電磁的轉換開關裝置進行吸合繞組和維持繞組的切換,從而達到切換電流實現節能的目的。
公開號為CN1406389,申請號為CN01805831.0,題為“電磁開關裝置,尤其是接觸器”的中國專利申請揭示了一種電磁開關裝置、尤其是接觸器,其具有開關殼體(2)和可插入該開關殼體中的插入單元(4),該單元包括線圈支架(12)。脫扣元件(60)支承在插入單元(4)殼體部件(40)上,該脫扣元件用于機械地操縱用于一省電電路的電氣開關(24)的開關元件(30)。開關(24)裝配在設置在插入單元(4)里面的支承結構(印刷電路板22)上并通過支座輪廓(70)頂靠在殼體部件(40)的支承輪廓(72)上。該方案所揭示的切換開關固定在電子線路板上,結構復雜、調試難、成本高。
公開號為CN202230896U,專利號為ZL201120352337.0,題為“一種帶有杠桿比的開關裝置”的中國專利揭示了一種帶有杠桿比的開關裝置,包括外殼、搖臂、轉軸、觸頭支持、動觸橋、靜觸頭,所述搖臂可旋轉的安裝在轉軸上,所述搖臂的一端是主動端,其另一端是被動端,所述觸頭支持與帶動其運動的搖臂的被動端接觸連接,所述觸頭支持靠近靜觸頭側連接有動觸橋,所述搖臂的被動端到轉軸中心的距離b與所述搖臂的主動端到轉軸中心的距離a的杠桿比b∶a的比例大于1。該專利提出的方案中,搖臂會與外殼發生多次碰撞,正由于其特有的杠桿比結構,杠桿比較長的部分容易斷裂,壽命短,從而降低整個開關裝置的使用壽命。
開關裝置作為一種省電電路的驅動裝置,為了滿足比如接觸器類頻繁通斷的需求,對該開關裝置的壽命有較高要求。為了既能滿足開關裝置受沖擊力小、壽命長等要求,又能實現電流可靠切換,在起動電流一定的情況下,需要開關較早切換;在鐵心碰撞力一定的情況下,可較晚的切換電流,從而降低起動電流,提高分斷能力,提高裝置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磁開關裝置,在實現觸頭可靠接通與分斷的同時具有高使用壽命。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電磁開關裝置的運動元件,該運動元件為凸輪結構,繞軸心轉動,該運動元件的第一端形成響應曲面,響應曲面與銜鐵接觸,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形成帶動曲面,帶動曲面與觸頭支持件接觸;
在初始狀態,響應曲面上的接觸點為A1點,帶動曲面上的接觸點為B1點;
運動元件從初始狀態旋轉角度β,響應曲面上的接觸點為A2點,帶動曲面上的接觸點為B2點,A1點與A2點在觸頭支持件的運動方向上的距離為a1,B1點與B2點在觸頭支持件的運動方向上的距離為b1;
運動元件繼續旋轉角度γ至最終位置,響應曲面上的接觸點為A3點,帶動曲面上的接觸點為B3點,A2點與A3點在觸頭支持件的運動方向上的距離為a2,B2點與B3點在觸頭支持件的運動方向上的距離為b2;
其中,a1/b1<10且a2/b2<10。
在一個實施例中,1≤a1/b1<10且1≤a2/b2<10。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a1/b1<1且a2/b2<1。
在一個實施例中,A1點與軸心的連線與觸頭支持件的運動方向的夾角為α,α>20°。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電磁開關裝置,包括外殼、安裝在軸上并且繞軸轉動的運動元件、觸頭支持件、動觸橋和靜觸頭,運動元件為凸輪結構,繞軸心轉動,該運動元件的第一端形成響應曲面,響應曲面與銜鐵接觸,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形成帶動曲面,帶動曲面與觸頭支持件接觸;
在初始狀態,響應曲面上的接觸點為A1點,帶動曲面上的接觸點為B1點;
運動元件從初始狀態旋轉角度β,響應曲面上的接觸點為A2點,帶動曲面上的接觸點為B2點,A1點與A2點在觸頭支持件的運動方向上的距離為a1,B1點與B2點在觸頭支持件的運動方向上的距離為b1;
運動元件繼續旋轉角度γ至最終位置,響應曲面上的接觸點為A3點,帶動曲面上的接觸點為B3點,A2點與A3點在觸頭支持件的運動方向上的距離為a2,B2點與B3點在觸頭支持件的運動方向上的距離為b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科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電科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168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