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紡絲頭及利用其制備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70764.5 | 申請日: | 2012-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50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磊;黃游;容志勇;柴續斌;張穎;黃臣勇;王旭東;李貴軍;苗瑞;吳子平;呂永濤;孫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蘇州中色德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B1/08 | 分類號: | D06B1/08;B01D69/04;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71005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絲 利用 制備 編織 聚合物 復合 方法 | ||
1.一種制備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的紡絲頭,包括外殼(2),及設置于外殼(2)頂部的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1)上開有纖維編織管進口(11)、加壓孔(12)和鑄膜液進口(13);所述纖維編織管進口(11)連接有延伸至外殼(2)底部的內導管(4);所述外殼(2)底部開有鑄膜液出口(21),鑄膜液出口(21)連接有噴絲頭(3);所述外殼(2)為雙層圓桶狀結構,內層圓桶形成鑄膜液腔(22),外層圓桶與內層圓桶之間的腔體形成循環浴加熱腔(23);外層圓桶的側壁上分別開有循環浴進口(24)和循環浴出口(2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的紡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噴絲頭(3)中心開有圓形編織管通道(31),并沿編織管通道(31)外側環形布置有8個直徑為1—3mm的鑄膜液通道孔(32),在噴絲頭(3)下方螺紋連接有噴絲頭底座(33),噴絲頭底座(33)為內錐形底座,其中心開有圓形噴絲孔(3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制備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的紡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噴絲頭(3)上的編織管通道(31)下端與噴絲頭底座(33)上噴絲孔(34)上端的垂直距離為5—1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的紡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1)通過螺紋與外殼(2)上端密封連接,所述噴絲頭(3)通過螺紋連接在外殼(2)底部的鑄膜液出口(21)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的紡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導管(4)的中線軸線、外殼(1)的中心軸線、噴絲頭(3)的中心軸線、噴絲頭底座(33)的中心軸線兩兩均在同一條中心線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的紡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導管(4)上端連接在蓋板(1)上纖維編織管出口(11)的下端,且當蓋板(1)密封連接在外殼(2)上時,內導管(4)延伸至外殼(2)上的鑄膜液出口(21)底部,且內導管(4)下端至鑄膜液出口(21)底部噴絲頭(3)編織管通道(31)上邊緣的垂直距離為4—8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的紡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導管(4)的內徑大小為制備復合膜過程中所使用的編織管外徑,噴絲頭(3)上編織管通道(31)的直徑比編織管外徑大2mm。
8.一種利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絲頭制備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蓋板(1)與外殼(2)通過螺紋對接密封,將噴絲頭底座(33)通過螺紋接在噴絲頭(3)的下端,噴絲頭(3)再通過螺紋連接到外殼(2)底部的鑄膜液出口(21)上;再將預處理后的纖維編織管經由放線輪(5)依次穿過蓋板(1)上的纖維編織管進口(11)、內導管(4)、外殼(2)底部的鑄膜液出口(21)、噴絲頭(3)上鑄膜液通道(31)、噴絲頭底座(33)上的噴絲孔(34),同時將一定溫度的循環浴在紡絲頭外殼(2)的循環浴加熱腔(23)內循環流動;
2)將經脫泡罐脫泡并通過濾網過濾后的鑄膜液從蓋板(1)上的鑄膜液進口(13)擠入到紡絲頭的鑄膜液腔(22)中,達到預定的量后,停止鑄膜液的擠入;
3)將額定壓力的氮氣通過加壓孔(12)打入到紡絲頭鑄膜液腔(22)中,使得鑄膜液腔(22)腔體中的鑄膜液液位保持水平;
4)啟動設置于紡絲頭下方與凝膠槽(6)并列的繞絲槽(8)上的牽引輪(7)和繞絲滾筒(81),將涂膜后的編織管從噴絲孔(34)中拉出,繞過設置于凝膠槽(6)中的導輪(61),經凝膠槽(6)中的凝膠浴分相處理后,得到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最終收集到設置于繞絲槽(8)中的繞絲滾筒(81)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紡絲頭制備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浴加熱腔(23)中循環浴的溫度保持與鑄膜液腔中鑄膜液的溫度相同。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紡絲頭制備編織管/聚合物復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入鑄膜液腔(22)中的氮氣壓力為0.05—0.1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蘇州中色德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蘇州中色德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076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