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束固定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70704.3 | 申請日: | 2012-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35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宇治田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電裝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L3/12 | 分類號: | F16L3/1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蘇卉;車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將線束固定在車身等上的技術。
背景技術
線束是將搭載于車輛等的各種電氣設備彼此連接的布線件,多條電線以與各種電氣設備的配設位置及布線路徑對應的方式分支并進行捆束。
作為用于將上述的線束固定在車身等上的線束固定件,已被專利文獻1公開。專利文獻1中所公開的線束固定件具備能夠固定于安裝對象的固定主體部和帶插通部。在固定主體部的兩側部形成有卡合片,當將固定主體部插入到形成于車身等安裝對象的安裝孔時,卡合片呈防脫狀地與安裝孔的周緣部卡合。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96916號公報
在上述那樣的線束固定件中,若加長卡合片,則在將固定主體部插入到安裝孔時,能夠加長可彈性變形的部分。由此,能夠減小固定主體部的插入力。
但是,若加長卡合片,則導致固定主體部自身的長度變大,在將固定主體部安裝到安裝對象上的狀態下,導致固定主體部的突出量變大。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能夠盡可能減小線束固定件的安裝插入力,并能夠盡可能減小固定部的突出量。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第一方式為一種插入固定在形成于安裝板上的安裝孔的線束固定件,具備:線束安裝部,安裝于線束;及固定部,包含固定主體部和卡定片,其中,上述固定主體部包含一對側壁部和連結上述一對側壁部的前端部的連結部,上述卡定片從上述連結部的側部朝向上述固定主體部的基端部以朝外傾斜的姿勢突出地設置,上述卡定片的根部的兩側部和上述連結部通過一對凹部而分離。
第二方式為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線束固定件,在上述連結部的兩側部設有一對上述卡定片。
第三方式為第一或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線束固定件,在上述固定主體部的基端部設有抵接部,上述抵接部能夠從上述安裝板的一主表面側與上述安裝孔的周緣部抵接,并能夠在上述抵接部和上述卡定片的前端部之間夾入上述安裝孔的周緣部。
第四方式為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線束固定件,上述卡定片的內表面包含:第一內表面,朝向上述連結部的側部的外側延伸;及第二內表面,通過內側角部與上述第一內表面相連地設置,并朝向上述固定主體部的基端部朝外傾斜;上述內側角部通過上述一對凹部與上述連結部分離。
第五方式為第一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線束固定件,上述卡定片的外表面包含:第一外表面,朝向上述連結部的側部的外側延伸;及第二外表面,通過外側角部與上述第一外表面相連地設置,并朝向上述固定主體部的基端部朝外傾斜;上述外側角部通過上述一對凹部與上述連結部分離。
第六方式為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線束固定件,上述一對凹部中的至少一個凹部形成為從上述連結部的內側朝向外側逐漸變淺的槽形狀。
第七方式為第一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線束固定件,上述卡定片設置于偏靠上述連結部中的任一端部的位置,上述一對凹部中的靠近上述連結部的中央的凹部形成得比靠近上述連結部的端部的凹部淺。
第八方式為第七方式所涉及的線束固定件,上述一對凹部中的靠近上述連結部的中央的凹部形成為從上述連結部的內側朝向外側逐漸變淺的槽形狀。
發明效果
根據第一方式,上述卡定片的根部的兩側部和上述連結部通過一對凹部而分離,因此,在將固定部插入到安裝孔時,能夠使位于一對凹部之間的卡定片的根部部分也產生彈性變形。由此,即使不增大固定部的長度,也能夠使卡定片大幅度地產生彈性變形,能夠盡可能減小線束固定件的安裝插入力,并能夠盡可能減小固定部的突出量。
根據第二方式,一對卡定片能夠切實地與安裝孔的周緣部進行卡定而防脫。
根據第三方式,通過在抵接部和卡定部的前端部之間夾入安裝孔的周緣部,能夠將固定部牢靠地固定于安裝板上。
另外,可認為在使卡定片向內側產生彈性變形時,應力容易集中在第一內表面和第二內表面之間的內側角部。因此,通過將上述內側角部設為通過上述一對凹部與上述連結部分離的結構,能夠減小對于應力容易集中的部位的限制力,能夠使卡定片更容易產生彈性變形。
而且,可認為在使卡定片向內側產生彈性變形時,應力容易集中在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之間的外側角部。因此,通過將上述外側角部設為通過上述一對凹部與上述連結部分離的結構,能夠減小對于應力容易集中的部位的限制力,能夠使卡定片更容易產生彈性變形。
根據第六方式,對應卡定片的傾斜姿勢,能夠增大該卡定片的可彈性變形的部分,并能夠實現連結部的強度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電裝株式會社,未經住友電裝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07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