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可移除定位裝置的框體、背光模塊、顯示模塊及其制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70695.8 | 申請日: | 2012-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84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黃嘉修;陳鴻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21/00 | 分類號: | F21V21/00;F21S8/00;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鮑俊萍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可移 定位 裝置 背光 模塊 顯示 及其 制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顯示模塊、背光模塊及其框體;具體而言,本發明關于一種顯示模塊、背光模塊及其具有可移除定位裝置的框體。
背景技術
為了縮小手持式顯示裝置的尺寸,以達到輕便使用的需求,如何將顯示面邊框的尺寸窄化并保持產品良率一直是設計上的重點。傳統上將顯示裝置的尺寸變小的作法通常是將其外緣的組成元件縮小或是整體移除。然而以目前的作法,可能會影響工藝質量,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傳統顯示模塊10的剖視圖。如圖1所示,傳統顯示模塊10的外緣主要包含框體22及背板30,框體22外側另有文件塊26供顯示面板12定位之用。為了提供窄化的設計,將會把原來設置在支撐頂面24上,位于框體22外緣處的定位檔塊26移除,且包覆在框體22外側的背板30也會朝框體22內側退縮,以省去外緣處占去的空間,使背板30兩側尺寸變短。
然而,采用上述作法的傳統顯示模塊10雖可達到邊緣窄化的目的,但是在缺少定位檔塊的情形下,將使顯示面板12與背光模塊20對位困難,造成組裝不良的情況增加。連帶地,重工的機率也隨的提高,且工藝的花費也會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框體,可提高顯示面板對位的準確性。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框體,可在顯示裝置組裝后移除定位裝置,以縮小整體尺寸。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使用上述的框體以增加組裝便利性。
顯示模塊包含顯示面板、背光模塊及背板。背光模塊則包含框體及設置于框體內的光源模塊。框體包含一體成形的側壁以及與側壁外側面連接的定位裝置。定位裝置包含定位部及懸臂部,定位部具有連接部與外側面連接,而懸臂部自定位部朝向遠離側壁的方向延伸,且懸臂部延伸方向與外側面垂直。
其中,該懸臂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該外側面。
其中,該懸臂部的寬度小于該定位面的寬度。
其中,該懸臂部自該定位部相背于該定位面的一端延伸而出,該定位部的寬度自該定位面朝該懸臂部逐漸收束。
其中,該定位面垂直于該支撐頂面,并突于該支撐頂面上。
其中,該連接部為垂直該定位面的一凸肋,并突設于該定位部下方;該凸肋的一端連接該外側面及該支撐頂面至少其一,且該凸肋的寬度小于該定位面的寬度。
其中,該凸肋延伸至該懸臂部的下方。
其中,該定位面位于該外側面之內。
其中,該定位面相較該連接部朝該側壁內部推進。
其中,該定位面的部分底緣與該支撐頂面間夾有一間隙。
其中,該連接部與該定位面的高度比為1:3。
其中,該連接部與該定位面的寬度比為1:2。
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設置光源模塊于框體內;設置顯示面板于框體上,以顯示面板的側邊端面與定位面抵觸;剝離定位裝置,最后裝上背板完成組裝。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顯示模塊的剖視圖;
圖2A為本發明顯示模塊的剖視圖;
圖2B為本發明定位裝置的正面圖;
圖3A為本發明框體的立體圖;
圖3B與圖3C為本發明框體的另一實施例立體圖;
圖4A為本發明框體的另一實施例立體圖;
圖4B為使用圖4A所示框體的顯示模塊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定位裝置的不同實施例示意圖;
圖6A至圖6C為框體結構的不同實施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顯示模塊的組裝過程示意圖;
圖8為組裝本發明顯示模塊的流程圖。
其中,附圖標記:
100-顯示模塊
102-顯示面板
104-底面
106-側邊端面
108-膠材
210-光源模塊
212-頂面
220-框體
221-側壁
222-支撐頂面
224-外側面
231-定位裝置
232-定位部
233-定位面
234-連接部
235-底緣
236-懸臂部
237-連接位置
238-間隙
300-背板
l1,l2-寬度
h1,h2-高度
D-長度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7069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