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EVDO控制信道資源占用獲取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568072.7 | 申請日: | 2012-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060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艷芬;朱彩勤;楊太星;賈東亮;胡春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H04W24/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孫寶海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evdo 控制 信道 資源 占用 獲取 方法 系統 | ||
1.一種演進數據EVDO控制信道資源占用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測試各種類型終端進行各種數據業務的單位時間網絡信令數量;
在核心網中采集移動上網日志數據獲取統計時間內各個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的時長;
通過隱含短信獲得IMSI與終端類型的對應關系;
根據統計時間內各個IMSI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的時長和IMSI與終端類型的對應關系獲得統計時間內各種終端類型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的時長;
根據各種類型終端進行各種數據業務的單位時間網絡信令數量獲得統計時間內各種終端類型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產生的網絡信令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核心網中采集移動上網日志數據獲取統計時間內各個IMSI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的時長包括:
通過監控遠程用戶撥號認證系統RADIUS口認證信息,獲取用戶的登記信息以及用戶IMSI與IP的映射關系;
通過監控Pi口信息獲取網絡中包括IP地址、業務類型的業務流程信息;
匯總RADIUS口認證信息和Pi口信息,通過深度報文檢測,獲取每個數據包的業務類型、用戶IMSI、基于業務的時間統計,篩選有效用戶信息IMSI、業務類型以及時長,獲取各IMSI對應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的時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隱含短信獲得IMSI與終端類型的對應關系包括:
根據短消息中心接收的用戶首次開機時發送的隱含消息,獲得各IMSI對應的終端類型,其中,隱含消息中包括終端的IMSI和終端型號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通過匯總統計時間內各種終端類型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產生的網絡信令量獲得統計時間內不同數據業務產生的網絡信令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結合統計時間內理論支撐信令數量獲得各種數據業務對控制信道負荷。
6.一種演進數據EVDO控制信道資源占用獲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終端信令測試單元,用于測試各種類型終端進行各種數據業務的單位時間網絡信令量;
用戶業務時長采集單元,用于在核心網中采集移動上網日志數據獲取統計時間內各個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的時長;
用戶終端類型獲取單元,用于通過隱含短信獲得IMSI與終端類型的對應關系;
終端業務時長獲取單元,用于根據統計時間內各個IMSI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的時長和IMSI與終端類型的對應關系獲得統計時間內各種終端類型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的時長;
終端業務信令獲取單元,用于根據各種類型終端進行各種數據業務的單位時間網絡信令量獲得統計時間內各種終端類型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產生的網絡信令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用戶業務時長采集單元包括:
認證信息采集裝置,用于通過監控遠程用戶撥號認證系統RADIUS口認證信息,獲取用戶的登記信息以及用戶IMSI與IP的映射關系;
Pi口消息采集裝置,用于通過監控Pi口信息獲取網絡中包括IP地址、業務類型的業務流程信息;
采集信息匯總裝置,用于匯總采集的RADIUS口認證信息和Pi口信息,通過深度報文檢測,獲取數據包的業務類型、用戶IMSI、基于業務的時間統計,篩選有效用戶信息IMSI、業務類型以及時長,獲取各IMSI對應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的時長。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用戶終端類型獲取單元根據短消息中心接收的用戶首次開機時發送的隱含消息,獲得各IMSI對應的終端類型,其中,隱含消息中包括終端的IMSI和終端型號信息。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業務信令匯總單元,用于通過匯總統計時間內各種終端類型使用不同數據業務產生的網絡信令量獲得統計時間內不同數據業務產生的網絡信令量。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業務負荷獲取單元,用于結合統計時間內理論支撐信令數量獲得各種數據業務對控制信道負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807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