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等透水砂巖副立井井筒注漿堵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65647.X | 申請日: | 2012-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6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郭金剛;楊天榮;高潤平;李偉晨;武江偉;劉宏亮;紀潤清;徐虎;雷忠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5/04 | 分類號: | E21D5/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7003***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等 透水 砂巖 立井 井筒 注漿堵水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立井注漿堵水方法,具體為一種中等透水砂巖副立井井筒注漿堵水方法。
背景技術
副立井井筒在開挖掘進過程中揭露并破壞部分基巖及含水層,井筒壁后長期處于浸水環境。在侵水作用下,模板接茬處部分侵水脫落并形成融水通道。造成罐籠等設備設施銹跡斑斑,影響安全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井筒長期侵水影響安全生產的問題,提供了一種中等透水砂巖副立井井筒注漿堵水方法。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中等透水砂巖副立井井筒注漿堵水方法,采用如下步驟:a、副立井下方交替設置有若干層上下間距為10m的加固防水孔和封堵治理孔,加固防水孔和封堵治理孔的間距均為3m,且加固防水孔和封堵治理孔的水平間距為1.5m,加固防水孔的孔深為1.5m,封堵治理孔的孔深為3m;b、向加固防水孔內注入雙液漿,向封堵治理孔內注入RSS-1漿液,注漿壓力為0.4-1Mpa,雙液漿是由RSS-1漿液和水泥漿液按質量比1:1-1:4配制而成,水泥漿液是由水和灰按質量比2:1-1:1配制而成;c、用混凝土或RSS-2漿液對加固防水孔和封堵治理孔進行封孔。
采用該方法可以將漿液壓注到巖層裂隙中,經過物理化學作用,將破碎圍巖和松散顆粒在短時間內膠結成整體,增強圍巖穩定性和整體強度,對整個頂板起到抗破碎和加固的作用;漿液填充壁后和巖層空隙,凝結固化破碎巖石及松散顆粒后形成隔水帷幕阻隔了水源的滲透,起到堵水防水的作用,克服了現有井筒長期侵水影響安全生產的問題。
本發明所述的注漿堵水方法使得治理后的井筒內表面基本無淋水現象發生,總涌水量降低80%以上,安全的進行物料和人員的提升,杜絕了安全隱患。
具體實施方式
中等透水砂巖副立井井筒注漿堵水方法,采用如下步驟:a、副立井下方交替設置有若干層上下間距為10m的加固防水孔和封堵治理孔,加固防水孔和封堵治理孔的間距均為3m,且加固防水孔和封堵治理孔的水平間距為1.5m,加固防水孔的孔深為1.5m,封堵治理孔的孔深為3m;b、向加固防水孔內注入雙液漿,向封堵治理孔內注入RSS-1漿液,注漿壓力為0.4(0.6、0.9或1.0)Mpa,雙液漿是由RSS-1漿液和水泥漿液按質量比1:1(1:1.7、1:2.9或1:4)配制而成,水泥漿液是由水和灰按質量比2:1(1.9:1、1.4:1或1:1)配制而成;c、用混凝土或RSS-2漿液對加固防水孔和封堵治理孔進行封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564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人體姿態感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穿戴人體運動姿態軌跡記錄與測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