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切削加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64858.1 | 申請日: | 2012-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09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江市神州雙金屬線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55/12 | 分類號: | B24B55/1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李艷 |
| 地址: | 21523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切削 加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切削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切削加工裝置的廢料中常常帶有鐵屑,這些鐵屑是在加工過程中從磨削刀脫落的。對于銅或鋁的加工來說,在被切削過后還能進行收集并再次使用,但是如果在回收過程中,存在鐵的雜質,會大大減小回收的效率和回收的用途。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切削加工裝置,其能夠有效的清除廢料中的鐵雜質。
為了解決上述難題,本發明采取的方案是一種切削加工裝置,它包括機座、設置在機座上的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加工裝置還包括雜質分離裝置,所述雜質分離裝置包括一用于承接自磨削裝置中掉落的廢料的下料通道、與該下料通道相連通的一分離筒、與分離筒相連通的收集槽,所述分離筒的內壁上設置有磁鐵。
優選地,它還包括一用于對分離筒進行震動的震動裝置。
優選地,所述分離筒的開口自上至下逐漸變窄。
優選地,所述分離筒為錐形體,所述下料通道與錐形體的大外徑端相連通,所述下料通道與錐形體的小外徑端相連通。
優選地,所述錐形體的內壁圓周上均勻設置有磁鐵。
優選地,所述分離筒可拆卸的設置在機座上。
優選地,所述收集槽可拆卸的設置在機座上。
本發明采用以上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1、????????能夠有效的去除廢料中的鐵雜質;
2、????????可以有效的提高廢料的純度。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機座;2、磨削裝置;3、下料通道;4、分離筒;41、磁鐵;5、收集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作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一種切削加工裝置,它包括機座1、設置在機座1上的磨削裝置2、雜質分離裝置。
機座1構成了切削加工裝置的主體結構。磨削裝置2設置在機座1上。磨削裝置2可以是銑刀、磨刀、切刀等各種具有加工切削功能的工具。
機座1的內腔中還設置有一雜質分離裝置。雜質分離裝置用以將加工后剩下廢料中的鐵從其余廢料中分離。
雜質分離裝置包括一下料通道3、分離筒4、收集槽5。
下料通道3用于承接自磨削裝置2中掉落的廢料,下料通道3的入口在不影響干涉的情況下可以盡可能的大,以能夠承接更多的廢料。
下料通道3的出口與分離筒4的入口相連通,分離筒4的內壁上設置有磁鐵41。當廢料自下料通道3落入分離筒4中時,磁鐵41對廢料中的鐵進行吸附,用以將廢料中的鐵吸附到其表面。廢料中的鐵被排除后進入收集槽5。分離筒4可拆卸的設置在機座1上。當鐵屑布滿在分離筒4的內壁上時,可將分離筒4拆卸下來,將其表面的鐵屑清除。收集槽5與機座1可拆卸的連接。當收集槽5內廢料收集滿后,可將收集槽5拆離機座1。
優選地,它還包括一震動裝置,該震動裝置能夠對分離筒4進行震動,在震動過程中,能夠將廢料中的鐵更多的暴露在外,以使得分離筒4有更多的機會對廢料中的鐵進行吸附。
優選地,分離筒4的開口自上至下逐漸變窄。由于分離筒4的出口自其入口逐漸變窄,因此分離筒4中的廢料逐漸被擠壓,使得廢料中的鐵盡可能多的暴露在外。
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于分離筒4為錐形體,所述下料通道3與錐形體的大外徑端相連通,所述下料通道3與錐形體的小外徑端相連通。分離筒4為錐形體時,結構較簡易,較容易加工。此外,在錐形體的內壁圓周上均勻排布設置有磁鐵41,以保證廢料呈螺旋下料,且圓周上得到的鐵廢料均勻排布。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江市神州雙金屬線纜有限公司,未經吳江市神州雙金屬線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48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